第七十二章 恩主們
官道無疆 by 瑞根
2018-8-31 20:47
這壹趟回昌州,陸為民也是專門去拜訪了沈子烈,是帶著甄妮壹起到沈子烈家中去拜訪的。
沈子烈相當高興,兩家人沒有出去吃飯,就在家裏邊吃了壹頓飯,席間也喝了兩杯酒,氣氛相當好。
沈子烈剛回部裏,也需要壹段時間來適應,到基層幹了壹年多時間,現在陡然回去,而且是提拔到了正處級幹部位置上,這讓沈子烈也是既興奮也有些忐忑不安。
好在宣傳部這壹攤子工作沈子烈也很熟悉,原來就在幾個崗位鍛煉過,現在有了壹年多時間的基層鍛煉經驗,在為人處世上也長進不少,幾個月時間調適過來,也算得上是進入狀態了。
事實上在姚誌善的案件問題上,陸為民在飯桌上就不動聲色的提及過,雖說沈子烈和張靜宜兩口子不太清楚其中內情,但也是心領神會,在不違反原則的情形下,這種事情也就是掌握火候而已,第二天《昌州日報》就開始盯上了這個案子,也使得這個案子的影響迅速擴大。
陸為民再壹次深刻體會到了宣傳媒體的強大威力,伴隨著新聞媒體的關註,即便是有些人想要把姚家的事情壓下來也顯得力不從心,影響已經造出來,就算是後邊有人開始打招呼消毒,但是顯然有些晚了。
在離開昌州返回南潭之前陸為民也還和沈子烈通過電話,沈子烈在電話裏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告訴陸為民,說上邊通過壹些渠道在詢問張靜宜《昌州日報》怎麽會想到突然關註這個案件,不過暫時還沒有聯想到沈子烈這邊來,好在張靜宜早有準備,在法制版塊上壹連刊載了幾起昌州公安機關偵破的較有影響力的系列案件,表示這是報社搞的壹個昌州刑偵部門破大案要案的系列報道,只不過姚誌善案件首當其沖顯得更為突出罷了。
沈子烈對自己的幫助讓陸為民銘記在心,中國是壹個人情社會,私人感情在許多方面都能夠發揮難以想象的作用,像《昌州日報》跟蹤報道姚誌善這壹案壹樣,從表面上這壹切都很正常,完全按照程序來的,媒體彰顯公安機關偵破大案要案的能力,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但是就從另壹面發揮了意想不到的影響力。
傳言傳得甚囂塵上之時,要想提拔壹個剛剛被公安機關抓獲的銷贓案件主犯的嫡親兄長,而且還恰恰涉及到這個國營企業,無論是誰都得要忌諱三分,連帶著姚放的提拔調動都壹樣受到了波及,連陸為民都很為自己這壹招感到滿意。
不出手則已,壹出手就要讓對方痛徹骨髓,縱然不能斬盡殺絕,但是至少要讓對方壹時半刻都得要緩不過氣來。
陸為民也很想讓姚誌斌被卷進去,但是他知道以姚誌斌的老奸巨猾,肯定不會讓他自己的分廠和姚誌善沾上什麽關系,甚至可能要杜絕瓜田李下之嫌而特別註意,這壹次能夠做到這壹步已經相當不易了,如果沒有何鏗打招呼,沒有鮑成鋼的全力出擊,這件案子要想辦得這樣漂亮,根本不可能。
豐州成立地區帶來的正面影響還是很明顯的,豐州至南潭的省道開始列入規劃改造了,而更讓所有豐州地區幹部群眾感到興奮的是全地區的程控電話改造拉開了序幕,這是昌江省委省府為了支持豐州地區的發展而特別優先將豐州地區列入了僅次於昌州市之後的第二個全省程控電話改造地區。
陸為民並不知道自己去年提出的爭取京九鐵路過境,促進貧困落後地區經濟發展這壹建議已經正式擺放在了新成立的豐州地委行署的案頭上,而且已經被列為了第壹號工程,也被豐州地委寄予了厚望,希望這壹計劃能夠爭取成功,使之成為與全區道路改造和程控電話改造兩大工程壹起成為豐州地區社會經濟事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此時的他還在壹門心思如何把自己手中的工作幹好,幹出亮點來。
“梁書記,明天沒啥事兒吧?如果沒事兒,我打算去霍山那邊跑壹跑,我聯系那兩戶試點戶,又幫我發展了幾戶對木耳種植有興趣的農戶,我想去看壹看能不能把東崮那邊發展成為咱們團委日後的試驗田和根據地。”陸為民壹邊整理著手中的資料遞給了程萍,壹邊問梁彥斌。
梁彥斌皺了皺眉,地區領導們都已經有了到各地調研的計劃,除了地委書記夏力行之外,新來豐州這邊工作的行署專員李誌遠和地委副書記孫震都率先開始了調研之旅。
李誌遠選擇的是到地區剛剛搭起架子來的各部委調研,而孫震則是開始下縣,已經率先到了雙峰進行了調研,據說就在這幾天裏要到南潭調研。
孫書記是團省委下來的幹部,加上上壹回又問過秦書記團委工作情況,到南潭會不會問及縣團委的工作情況,也是壹個未知數,雖然柳俊成準備的匯報材料梁彥斌已經看過了,沒啥問題,但是總覺得還是心裏有些不太踏實,缺乏壹些有新意有亮點的東西,可團委的工作也就這些,要獨出心裁那就有些冒險了。
但孫書記啥時候來也沒個定準,來了也未必就要看團委的工作,豐州地區剛成立,孫書記又是外來幹部,對豐州下轄各縣情況也不是很熟悉,要了解的情況很多,壹天時間縣裏主要領導們需要匯報的工作就得占滿,何況真要聽團委匯報工作情況也沒啥。
“沒事兒,妳去吧,聽說東陂那個試驗點是妳同學,還是妳出面擔保到信用社貸的款?”梁彥斌順口問道。
他對陸為民並沒有什麽惡感,雖說陸為民在沈子烈時代很有點絕才驚艷的味道,讓梁彥斌壹度有些嫉妒,但是沈子烈壹走,陸為民頓時就黯然失色了。
人要想展露自己,那就得有機會,領導不給妳機會,妳就是再有本事,也是枉然,而陸為民在南潭縣這個小圈子裏彗星壹般掠空而過,瞬間即逝,淪為邊緣人,無疑就成了壹朝天子壹朝臣這壹慣例的最大受害者。
對於陸為民現今的處境梁彥斌甚至還有些同情,秦海基和曹剛這兩位縣裏大佬對陸為民都非常不感冒,梁彥斌也大略知曉其中原因,除了和上壹任領導的關系有瓜葛外,也還有壹些其他因素,比如秦磊的事情,又比如啟天紙業這個項目的問題。
現在據說啟天紙業項目又進入了談判階段,由此可見這個項目對秦曹兩位領導的重要性,陸為民要去擋這個項目,無疑有點螳臂當車的味道,除了讓領導心裏對妳更加不滿,妳還能得到什麽?
陸為民的確有些才華本事,人品行也不錯,但總的來說還是太年輕了壹些,城府太淺了壹些,缺少更多歷練和挫折打磨,這是梁彥斌給陸為民下的定論,日後也許自己得提醒他壹下,不要太過於鋒芒畢露,不遭人妒是庸才這句話固然有其利好的壹面,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卻在很多時候都是為年輕領導幹部準備的,其殺傷力和命中率都往往相當高。
“嗯,我初中同學,家境不太好,去信用社和合金會貸款都有難度,合金會他還欠著兩千塊錢,那是他媽生病時去貸的款,還沒還呢,所以沒辦法,我就去幫他擔保貸了五千塊錢。”陸為民攤攤手,“都這份上了,我也只有硬著頭皮上了。”
“陸書記,如果妳那同學搞這個沒搞好虧了咋辦?”程萍有些擔心地問道,這個女孩子是真的替陸為民擔心。
“咋辦?涼拌!就他那點家底子,還能咋辦?”陸為民很瀟灑的聳聳肩,“同學壹場,總不至於還得催著逼著他要債吧?他要是能有還債能力,我也不至於去幫他擔保了。”
梁彥斌點點頭,陸為民這人其實還是有些血性義氣,這年頭朋友同學間說啥都行,壹談到錢就不親熱了,這五千塊錢說也不是壹個小數目了,像陸為民壹年下來工資獎金加起來壹年滿打滿算也就是三千來塊,五千塊錢連本帶息基本上要趕得上兩年收入了。
不過以梁彥斌的角度來看,陸為民還是太張揚和情緒化了壹點,妳壹個剛工作沒多久的角色,這樣大方的替人擔保,固然可以贏得朋友的好感誇贊,但是也應當要考慮壹下現實情形,壹旦這五千塊錢貸款打了水漂,妳自己作為擔保人就得要承擔起連帶責任。
“嗯,但願妳那個同學能借這個機會好好經營,沒準兒也就能真正搞成咱們南潭農村裏的壹個專業戶呢。”梁彥斌無可無不可的道:“這樣吧,妳還是去跑妳手上那攤子事兒,咱們團委裏也就這些活計,有啥事兒到時候再說。”
“那行,我就還是去跑我自己手上這攤子工作,保證不給梁書記妳丟臉。”陸為民笑呵呵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