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超級農業強國

淩煙閣閣老

都市生活

2001年,對中國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壹年。
7月,經二輪投票,萬眾矚目的2008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

超級農業強國 by 淩煙閣閣老

2022-9-11 21:40

  安源縣全境多山,丘陵起伏,終年濕潤溫和,適合速生案的生長。
  合理經營、科學種植,案樹也可以成為太自然畫卷中優美和諧的壹筆。
  齊政希望看到的,是綠草茵茵、樹木蔥蘢、農人怡然、飛鳥自在的和諧壹幕。
  近處為嘉谷大型養殖場,遠處是深綠色的人工案樹林。養殖業和林業景觀交錯,將成為安源縣壯美風景和全縣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
  嘉谷農牧的進駐,很大程度上可以說解決了安源縣的發展問題。正如縣長付國輝所說,優惠大大的有。
  縣高官高啟源的規劃得以實施,同樣心情很好。對於“大功臣”嘉谷農牧,不吝支持。
  嘉谷農牧以相當優惠的價格入手1.5萬畝土地,用來建設養殖基地主體;5年內,對養殖場繳納的稅收地方留成部分,按壹定比例返還;同時政府將負責協調養殖基地的中草藥種植和收購……
  簽約後,嘉谷農牧的養殖基地第壹時間啟動建設。
  壹個月後,高峰嶺。
  壹排接壹排的推土機,以相同的速度整齊地向前推進。每當遇到前方指揮的工人,它們就沖著工人指向的地方拐彎。
  若是從高空看,數百米寬的推土機隊,就像是無數條鞭子似的,將曠野、農田和矮小的灌木犁成平整的空地。接踵而來的混凝土攤平機裝著充足的混凝土料,緩慢移動著鋪灑混凝土料。
  另壹邊,不停的有電工和水管工相互協作,他們借用小型吊車豎起電桿,並將水管和排泄管道沈入路邊的渠溝。
  壹條規劃中的公路,筆直地向前延伸,直到某個小山丘處,才忽的壹個轉彎,消失於霧氣朦朧的山巒中。
  結伴前來的縣高官高啟源和縣長付國輝站在高峰嶺半山腰,楞楞地看著眼前的場景。
  他們的腳下就是臨時板房組成的工程隊指揮部,小小的院子裏人來人往。“報告”、“明白”壹類簡短有力的喊聲不絕於耳,森然間如同即將上戰場壹般。
  這是近處。而在遠處,壹排排白色豬舍拔地而起,掩蓋在山巒間淡綠色的樹林波濤中。
  看了不知多長時間,高啟源震撼地說道:“嘉谷農牧的動作,真的不是壹般的快!”
  付國輝默默點頭。
  這才多長時間啊,壹座現代養豬場,就在這個原本的荒郊野嶺之地崛起了。
  “我們計劃,用四個月的時間,做好養殖基地主體建設。相關的設備已經訂購了,廠房建設好後,簡單吊裝後再進行消毒,豬群入場就沒有問題了。”齊政淡淡地介紹道。
  上萬畝的廠房建設,四個月內投入使用,由不得高啟源和付國輝不驚訝。
  高啟源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對齊政說道:“齊總,妳們的效率……實在太高了!”
  “時不我待。養豬行業變動在即,養殖基地早壹日投入使用,嘉谷農牧就能越從容。”齊政微微壹笑:“還要請縣政府盡量安排壹下,先確定養殖基地中草藥合作種植項目的位置吧。”
  高啟源和付國輝聽得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
  兩人不知道嘉谷農牧與高盛的對賭,而且還有豬瘟爆發在即。
  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嘉谷農牧請了30個施工隊同時進場施工。不到2個月時間,養豬場的大部分主體,便在青山綠水間拔地而起了!
  但有壹點他們很清楚,政府的工作相對於嘉谷農牧的進度落後太多了——政府的林業扶持計劃還處於規劃用地階段。
  兩人相視壹眼後,取得共識,回去後必須加快相關工作的推進了。
  ……
  齊政帶兩人參觀已經建好的豬舍:600棟白色豬舍排列有序,豬舍之間道路寬敞。
  “公司計劃建設百萬頭生豬養殖基地。這個是第壹養殖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投產後年可出欄生豬40萬頭。”
  三個小盆地,分為三個小養殖場,既隔絕,又通過四通八達的道路貫通。
  第壹養殖場規模最大,也是最早完工的養殖場。
  豬的“口糧”——飼料必須用大罐車運輸,每兩個豬舍外面都有壹個料罐,容量達3噸,按動開關,顆粒狀的飼料被十幾米長的管道送到豬舍裏。
  豬舍有兩層,“豬寶貝”都住二樓,地面全部采用鋼筋焊接的漏縫地板,排泄物自動落下去。
  液體與固體如何分開呢?原來壹樓地面設計成凹形緩坡,底部留有壹條細縫,下面暗埋管道,排泄物在這裏自動分離,豬尿沿著緩坡進入管道流走,豬糞則被電動刮板清理幹凈,運到肥料廠。
  這些年,即使有靈陣的庇護,嘉谷農牧也沒有閑著。
  有了之前幾個養豬場的經歷,嘉谷農牧主動進行了研究探索,專門派人到歐洲發達國家考察世界上最先進、最現代化的豬舍,“壹學、二改、三研發”。
  因此,嘉谷農牧在豬舍的設計上掌握了相當的經驗,甚至獲得外觀設計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
  尤其在豬舍內的“綠化”設計,通過綠植的搭配,清新空氣,為豬群的成長創造輕松自然的環境。此項技術,在全國同行業中首創。
  繼續參觀。
  在養殖場中央,壹座白色大壩拔地而起,這就是治汙處理中心。“巨型排汙池”長寬各兩百多米,總容積近三十萬立方米,四周全部硬化,采用防滲透處理。
  大壩旁邊,座落著兩個30米高的巨大厭氧發酵罐。豬尿經過厭氧發酵後產生沼氣,沼氣發電,沼液則進入到排汙池。
  養殖基地生產的有機肥,不但可以供應安源縣林業的種植所需,還可以用於嘉谷農業自有基地的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生產。
  齊政指著治汙處理中心說道:“我們嘉谷農牧的養豬場,正在朝著‘三零’的目標發展。”
  付國輝就問道:“何為‘三零’目標?”
  “就是‘零疫病、零藥殘、零排放’!”
  齊政介紹道:“利用中草藥制定保健方案,根據季節、氣候、環境以及家畜生長過程中的生理變化,進行疾病的防控,以保證所養殖的家畜不發生疾病——零疫病。”
  “全程使用中草藥,杜絕使用化學藥品和抗生素,利用中藥有效成分的多樣性、原生態,在防治家畜疾病的同時,避免藥物在家畜體內的殘留——零藥殘。”
  “同時,利用集團實驗室培育的超級發酵菌,及時迅速地降解養殖動物的排泄物,使得整個養殖過程無需排汙——零排放。”
  “整個養豬基地建成後,不但是亞洲最大的單體養豬基地,同時也是最環保、最健康的養豬基地。嘉谷農牧力爭在未來十年內,全力擴充這樣的養殖基地,發展生豬年出欄量達到2000萬頭,為解決國人吃健康肉、吃優質肉的問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齊政擲地有聲。
  身後的兩人目光炯炯。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