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農業強國

淩煙閣閣老

都市生活

2001年,對中國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壹年。
7月,經二輪投票,萬眾矚目的2008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40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

超級農業強國 by 淩煙閣閣老

2022-9-11 21:40

  沃德天!
  當嘉谷開發的綠洲映入彭豐田的眼簾,他的腦海裏只剩下驚嘆!
  “這裏兩年前真是寸草不生的荒漠?”
  鄭權同樣是每看壹次沙漠綠洲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覺得是個奇跡:“如假包換!”
  彭豐田眼都直了。
  他是第壹次到沙漠,以為會震撼於大漠無邊無際的蒼涼之美;但萬萬沒想到,進入沙漠後,卻是綠浪翻滾,勝似江南的綠洲!
  唯有下車後,踩在地上,感受到沙子獨有的觸感,彭豐田才真正意識到,沒錯,這裏真的是沙漠。
  但放眼望去,綠洲裏有湖水映著藍天,清澈透亮——那是嘉谷引水入沙漠低窪地形成的小型湖泊,作為沙漠裏的濕地保護區。
  不高但繁茂的綠樹環繞濕地,草肥水美,如果忽略零落的明沙,說這裏是江南之地,絲毫沒有違和感。
  但越是如此,彭豐田越是感覺到壹種另類的震撼。
  “兩年時間,真的能讓壹片沙漠實現改天換地?”他怎麽覺得眼前如幻覺壹樣?
  已經來過多次,甚至親眼目睹過嘉谷為了改造沙漠而付出的努力,鄭權倒是接受良好,他壹本正經地說道:“老彭,妳知道的,有些人,有些公司,註定是要創造奇跡的!”
  彭豐田深呼吸,長呼壹口氣。
  創造奇跡?
  誰說不是呢?拋開嘉谷以前的戰績不說,眼前所見再次證明了嘉谷的神奇。
  本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嘉谷了,但事實壹再證明,終究還是小看了嘉谷的實力。
  這就是嘉谷敢在沙漠裏種植小麥的底氣嗎?
  賊厲害了!
  這時,嘉谷沙漠開發團隊負責人魏明迎了上來,打斷了他的思緒,遠遠招呼道:“老鄭,彭教授,壹路辛苦了!”
  鄭權連忙負責為兩人相互介紹。
  魏明在沙漠裏紮根了兩年,儼然壹個典型的沙漠漢子模樣,皮膚粗糙、臉色黛黑,但很顯然是鍛煉出來了,氣質沈穩而不失自信,絕對讓人不敢小覷。
  相互招呼後,魏明主動說道:“巧了,大老板也來了,但不知道妳們今天到,所以巡視小麥田去了。”
  彭豐田和鄭權對視壹眼,都覺得有些驚喜,想不到還能在這邊看到頗具傳奇色彩的齊大佬。
  於是兩人稍作交流後,婉拒了魏明暫作休整的安排,想要直接前往小麥田。
  魏明見狀,幹脆親自帶兩人前往小麥田。
  ……
  壹路上,彭豐田再次為嘉谷開發綠洲的成就驚嘆不已。
  只見沙棘、紫花苜蓿等既可以改良土壤,又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植物在綠洲裏大放異彩。
  放眼望去,還可以看到悠閑踱步的牛群和駱駝群,壹副沙水林草牧共榮的繁榮景象。
  彭豐田實在忍不住問了:“魏經理,嘉谷是怎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讓這片沙漠翻天覆地的?”
  魏明笑呵呵道:“其實吧,已成沙漠的土地只要有水,撒上壹定比例的土與砂巖並混合,同時種植上樹和草,久而久之沙漠都能被重塑為良田。”
  “妳們應該也知道了,拜兩漠水庫的水源所賜,這邊水資源是不缺的。我們嘉谷只不過是加快了這個重塑的進程。”
  看到彭豐田不解的表情,魏明想了想,說道:“就拿土壤改良來說吧,我們集團的技術人員用砂巖、生物炭、稭稈等廢棄物,結合有機肥進行沙質土壤改良,在改善土壤結構和保水性能方面初見成效。當然,這背後是巨大的投入,光是集團往這邊運輸的三分之壹物資,就是有機肥。”
  “有了水分,有了土壤,還有充足的陽光,沙漠變綠洲不是難題。”
  彭豐田默然無語。雖然魏明說得輕松,但看他那比自己黑了不止壹度的膚色,以及話語中透露出的巨大投入,就知道能達到這壹成就,嘉谷投入了多少心力。
  魏明看到兩人欽佩的眼光,但笑不語。
  其實吧,雖然投入大點和辛苦點,但要說經歷了多少悲苦,嗯,真的說不上。
  如果說,嘉谷進駐前,沙漠就像壹只暴戾狂野的巨獸,稍有風吹草動,便怒氣沖天,壹躍千裏地撲向沃野良田、城鎮村莊,無情地吞噬草原,驅趕著人類。
  那麽嘉谷進駐後,這只“巨獸”仿佛被馴服了。
  暴烈的沙塵暴?不存在的,只有呼呼轉動的風車;幹旱侵襲?不存在的,只有噴湧而出的泉水和夜間彌漫的大霧;植物枯死?不存在的,只有壹道道綠色生態屏障被逐漸構築起來……
  魏明等人自然不知道,這都是隱藏在背後的某人,開掛為沙漠治理掃除壹切“牛鬼蛇神”的結果,反而因此產生了壹種迷之自信——唉,天命在我,註定要人定勝天。
  齊·天命在我·政:“……”
  但不管怎麽說,投入是實實在在的,收獲也是實實在在的,彭豐田和鄭權等不明人士的欽佩更是實實在在的。
  不過,彭豐田還是抱有壹定疑慮:“這邊真的具備了種植糧食作物的條件?”
  沙漠變綠洲是壹回事,但能否種植糧食尤其是種植小麥又是另壹回事。
  魏明自信壹笑:“還別說,沙漠裏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幹燥少雨,獨特的水、土、光、熱組合,造就成了優質小麥的絕佳生產基地;而且,因為環境純凈,人跡罕至,可以有效隔離和過濾外界汙染,形成天然環境保障和病毒隔離帶。”
  “事實上,我們在沙漠裏種植的第壹種糧食作物,是馬鈴薯。沙漠裏獨特的環境,將這裏變為了嘉谷天然的馬鈴薯繁育基地,在今年為西南抗旱提供了大量的優良種薯……”
  魏明話裏底氣十足。
  如果不是開發極為順利,嘉谷也不會僅過了兩年,就開啟了第二期沙漠治理開發工程。而且這次手筆更大,直接將開發規模擴大至500萬畝。
  彭豐田聞言都倒吸了壹口氣,真是大手筆啊!
  魏明神采飛揚道:“我閑暇時喜歡深入沙漠腹地,看著綿延的沙丘,總想著有壹天要是在這兩大沙漠裏都種上糧食,那樣真的就不愁吃不愁喝了。而這,也是全體嘉谷人的夢想。”
  “兩位,歡迎加入西北大糧倉的建設事業!”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