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官商

格魚

都市生活

2010年11月23日,濱海省海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這壹天,海都中院大廳的顯示屏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33章 周縣長和女作家

盛世官商 by 格魚

2022-9-14 22:12

  張秋萍、顧大剛和袁勝平三人的事兒還在市委組織部那邊打著轉悠,周南心裏很明白,這種事情,如果縣裏領導不出面找上市委組織部領導“通融”催辦壹下,沒準會拖很久。
  周南倒也不是太著急,本想找找市委組織部的領導,後轉念又壹想,這種事情急也急不來,如果自己對此表現得過於熱衷,會引起上面領導的猜忌,就作罷。
  上午,周南在辦公室裏處理幾個文件,他準備抓緊時間把手頭上的工作解決完畢,然後騰出時間來考慮壹下自己的婚禮。
  婚禮畢竟是周南和蘭若兩個人的事情,雖然事事有人操持,但作為“當事人”,如果周南太漠不關心,不要說蘭若心裏不舒服,他也無法向父母和蘭若的父母交代。
  想了想,他抓起電話來跟自己的母親通了個電話,說了說婚禮的事情,然後又跟蘭若通電話,耐著性子聽蘭若說了長達40分鐘的“美好憧憬”,又跟蘭若敲定了婚禮上的壹些細節,這才掛了電話。
  蘭若非常看重自己的婚禮,雖然有林雪兒幫忙操持,但實際上,背後都有蘭若親自“關註”的影子。蘭若的心思細膩,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包括婚禮上使用什麽音樂、酒店怎麽布置等等這些原本該由下屬或者婚慶公司來考慮的小細節,她統統想到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林雪兒率領的團隊先後拿出了四個婚禮籌備方案來,但都被蘭若給否決了,由此可見蘭若的重視程度。
  壹輩子就這壹次,不辦婚禮便不辦,但既然要辦,就壹定辦好,留下深刻的人生記憶。這是蘭若的心思。
  周南雖然心裏有些不以為然,認為沒有必要在這種形式上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他只能心裏想想而已,作為男人,在這種時候,他只有乖乖聽話的份,要不然,肯定會引起蘭若的強烈反彈,以至於影響到兩人的感情。
  放下電話,周南忍不住苦笑起來。按照蘭若的這種“規劃和設計”,恐怕兩人將要在海都和香港舉行的這兩次婚禮,程序會相當繁瑣,花費也將是壹個天價數目。
  雖然現在的周家最不缺的就是錢,但作為政府官員,周南潛意識裏想要保持低調,不願意把自己的婚禮搞的如此鋪張。同時,婚禮太復雜,也是對新人的壹種折騰。這兩場婚禮搞下來,不脫層皮也差不多。
  周南嘆了口氣,正要繼續俯身看文件,突然聽到有人敲響了辦公室的門。
  他擡起頭來望著門口,沈聲淡淡道,“進來。”
  門被輕輕推開,壹個30多歲姿色清秀嬌小玲瓏的女人出現在門口,這女人嫵媚的臉上掛著淡淡的紅暈,恭謹地輕聲道,“周縣長……”
  周南深沈的目光在她身上轉了壹圈,淡淡又道,“來,進來,妳是?”
  女人恭謹地走了進來,溫柔內斂地笑了笑,“周縣長,我是剛調進縣府辦來工作的杜萍……今天是第二天來上班,來謝謝領導的提拔……”
  周南壹見這女人就覺得她有幾分女文人的知性氣質,聽說她便是寧冰大力舉薦進來的女作家、原教育局辦公室主任的杜萍,不由深深地打量著杜萍,嘴角浮起了壹抹溫和的笑容來,“哦,原來妳就是著名的大作家杜萍……呵呵,我可是聞名已久了,妳的書我也讀過,真不錯很有深度——來,坐,請坐。”
  杜萍的臉色更紅,她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領導過獎了,我就是業余時間瞎寫著玩呢……”
  周南微微笑了笑,知道杜萍這話有些自我辯解的意思。畢竟她現在人在官場,既然走了這條道,所謂的寫作就只能成為副業,甚至最後還要放棄,她生怕會在領導心目中種下壹個“不務正業”的不良印象。
  “過分的謙虛就是驕傲嘛。要是瞎寫就能成為名作家,我看,我也不做這個縣長了,我也去寫書!啊,呵呵!”
  “妳不要緊張,坐。”
  周南竟然起身離開了辦公桌後面,走到杜萍的對面沙發上坐下,以示對她的尊重。說實話,縣裏能讓周南這麽看重的幹部,還沒有幾個,除了縣委書記孫翔,其他縣領導過來,他也不會如此。
  但周南覺得這杜萍有些不同。她的書周南讀過,不論是文采還是思想性,都為周南所贊賞,覺得這是壹個很有思想的女人。
  周南對自己這麽“客氣”,讓杜萍意外之余非常拘謹,不過,骨子裏她還是壹個文人,自然有幾分清高和自矜,倒也沒有因此而“受寵若驚”,表現失當。
  ……
  ……
  周南興致勃勃地跟杜萍聊了壹會文學,氣氛非常友好。周南還向杜萍索要壹本《樹輪》的簽名本。最後還是杜萍覺得在領導這裏呆時間太久不合適,主動提出了告辭。
  杜萍腳步輕盈地離開周南的辦公室,心情非常愉快。她沒有想到,“傳說中”的威嚴高不可攀、頗有幾分傳奇色彩的周縣長,竟然是這麽的平易近人,很好相處。
  不過,她走在走廊裏,周南方才的壹段話猶自回蕩在她的耳際,心頭卻難免有幾分忐忑,搞不清周南到底是什麽意思。
  周南這樣說——
  “杜萍同誌啊,其實我倒是並不贊同妳在機關裏工作,在機關裏忙於事務性的工作,會磨滅妳的創作天賦和才華……時間長了,妳的創作熱情會漸漸消退的……像妳這樣的同誌,應該從事專職創作……”
  周南或許是無心之言,順口就說了,但聽在杜萍的心裏,就具有了不同的味道。
  杜萍其實早就不想寫東西了,所以就徹底進入了官場。寫東西太苦而且太清貧,她想過上更舒適的生活,有機會進縣政府機關任職,她自然不會錯過。至於天賦神馬的,都是浮雲,這東西就是壹種客氣話,也當不了真。況且她再努力也寫不出經典名著來,拿不到諾貝爾文學獎,成不了文學大師,當初那部小說獲獎成名,也帶有相當程度的偶然性。
  ……
  ……
  當天下午,杜萍就拿了壹本自己親筆簽名的《樹輪》去了周南的辦公室,又跟周南聊了壹會。
  而隨後的幾天裏,她總往周南辦公室裏跑……這就在縣府機關裏引起了壹些普通幹部的關註。
  “這女人不簡單啊……剛來沒幾天,就老是往周縣長那裏跑……嘖嘖……想要俘虜周縣長?我看難,周縣長那是啥人啊,眼光高著哩,這種姿色頂多也就是個中上,還是結了婚的女人,怎麽會看得上她?”
  類似的流言蜚語傳了開去,當面不會說,但背後少不了有人議論,這讓杜萍感覺很冤枉也很羞憤。不是她老是往周南那裏跑,而是最近兩天,周南前前後後主動打電話叫了她三次,再加上她去送書的那壹次,以至於她出現在周南辦公室的頻率有些高。
  周南找杜萍,自然不會是對她感興趣,而是對她這個名作家的招牌感興趣。
  周南知道杜萍在圈裏知名度挺高,也跟國內的壹些知名作家有些來往,就產生了壹個文化炒作的想法。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是各地經常使用的招數,前世的周南對這種不屑壹顧,但如今卻覺得有些可操作性。
  畢竟,寧山縣是壹個落後的貧困縣,盡快提高寧山的知名度和地域形象,對於寧山的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具有重要的作用。
  ……
  ……
  下午,周南又是壹個電話把杜萍召喚過來。
  杜萍有些郁悶地來到周南辦公室,卻見辦公室裏還坐著副縣長龔向陽和縣府辦主任邱剛,就“打起精神”來主動跟幾個領導打招呼,“周縣長-龔縣長-邱主任!”
  “來,我們的大作家,請坐請坐。”周南哈哈壹笑,“老龔,老邱,我今天找妳們三個來說個事兒,就跟咱們這位大作家有關。”
  杜萍臉色壹紅,心裏暗暗發苦,心道周縣長啊周縣長,妳這葫蘆裏賣得到底是啥藥……妳對我這樣,人家能不說閑話?
  龔向陽和邱剛對視了壹眼,又壹起瞥了有些紅臉的杜萍壹眼,也笑了起來,“周縣長,最近您好像也成了追星族了,聽說妳還跟杜主任要了簽名的書?”
  “是啊,我要了壹本,還準備再要幾本,等我回去時候送人,我父親也是杜萍同誌的讀者喲。”
  周南擺了擺手,笑道,“最近我突然有了壹個想法,所以就找杜萍同誌過來了解了壹些情況……可能耽誤了杜萍同誌的正常工作,妳們兩個沒給杜萍同誌增加壓力吧?”
  周南這話雖然是笑著說的,但聲音也帶著幾分嚴厲,機關裏最近傳的那幾句流言,怎麽可能瞞得住他,所以這話也有幾分“警告”和“辟謠”的意思。
  龔向陽心頭壹緊,趕緊笑道,“哪裏有的事情,縣府辦本來就是給領導服務的……周縣長,其實妳的想法我也猜出了幾分。”
  龔向陽主動岔開了話去。
  “哦?妳倒是說說看,我啥想法。”周南玩味地笑了笑。
  龔向陽笑著掃了壹眼周南辦公桌上的那本《樹輪》,道,“杜主任,妳的書我沒有仔細看,但是也看過壹些,隱約記得妳這個故事大背景應該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寧山縣,具體似乎是靠山村那壹帶的山裏,是不是這樣?而妳小說裏的那個女主角連翠,應該是咱們縣裏有名的女遊擊隊長張翠花吧?”
  杜萍恭謹壹笑,“是的,龔縣長,我是看了咱們的縣誌上關於董翠華的故事後才產生的靈感……”
  “這就結了……周縣長肯定是要打文化牌了,呵呵,肯定是的!”龔向陽哈哈笑著向周南望去,果然見周南也朗聲笑了起來。
  “妳老龔果然老奸巨猾啊……”周南笑著半開了壹句玩笑,旋即又正色道,“兩位,我最近又重讀了壹遍杜萍同誌的小說,覺得這是咱們縣裏的壹項得天獨厚的歷史人文資源,如果利用得好,我們這個文化戰略還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我看了看縣誌,寧山縣是革命老區,老區人民曾經為整個北方地區的抗日鬥爭和解放戰爭做出過重大貢獻,先後有不少英雄先輩在我們這裏戰鬥生活過,而全縣也有不少這種戰爭遺跡……”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不在紅色旅遊和紅色文化上做做文章?”
  龔向陽點了點頭,“我贊同周縣長的話,這完全大有文章可做。”
  邱剛也附和道,“完全可以做成壹種寧山獨有的文化品牌……不過,這需要大量的基礎工作和到位的對外宣傳,是壹項長期工程。”
  周南微微笑了起來,轉頭望向了杜萍,目光熱切,讓杜萍的臉色又有些發紅,不敢直視周南的眼睛。
  “其實文化戰略就是壹次深層次的挖掘和資源整合,基礎性的工作我們政府出面來作,但是名義上得有文化界的名人站出來搖旗吶喊,這樣才有聲勢,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
  “杜萍同誌是名作家,在國內文化界人脈充足,這也是壹種無形的文化資源嘛。我想縣政府成立壹個紅色文化發展辦公室,由杜萍同誌出任主任,利用杜萍同誌個人的影響力廣泛邀請文學界和文化界的名人來咱們寧山做客考察……”
  “經費方面不是問題,我已經跟孫書記溝通過了,得到了孫書記的大力支持。明年,縣財政會將這壹塊列入重要預算,在經費上予以保障。”
  “當前可以操作的——我認為,不妨由縣委宣傳部和縣文化局聯合組織壹次杜萍同誌《樹輪》作品研討會……先借著這個機會,把聲勢造出來再說!”
  聽到周南這樣說,杜萍吃驚地猛然擡頭來望著周南,眼眸裏有幾分莫名的光芒在閃爍著。
  龔向陽瞥了杜萍壹眼,點頭笑道,“我看行。杜萍同誌,這事兒由縣裏來操作,妳本人只要配合就是了。”
  “周縣長,我請纓抓這項工作。”
  周南望著龔向陽嘴角的笑容越來越濃烈,“嗯,好,老龔,妳抓緊時間召集文化部門的人開個碰頭會,看看怎麽操作比較合適。杜萍同誌,妳也立即跟妳那些作家朋友溝通溝通,盡量多請幾個重量級的人物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