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壹個目標
征服天國之曙光時代 by 實心熊
2020-11-29 22:15
遠處山坡上的麥浪如金色的海水般隨著已經稍顯清涼的秋風不住擺動,壹波波金騰騰的浪花看上去是那麽令人賞心悅目。
秋天能夠給人們帶來的除了豐收的喜悅,還有對來年的希望,特別是在最近這幾年,隨著天氣似乎越來越冷如今年這樣的好收成的年景就顯得更加珍貴。
箬莎已經向西西裏軍隊下達了命令,除了必要的巡邏隊之外,任何人沒有理由禁止去騷擾附近的村莊,更不許隨便毀壞農田。
女王在軍隊中所擁有的巨大聲望是無人可比的,這就讓她的命令可以不折不扣的執行下去。
箬莎相信就是現在也依舊沒有人太過註意這天氣的變化,甚至如果不是亞歷山大之前很鄭重其事地和她討論這件事,她應該也不會太過在意氣候的變化會帶來什麽大的變動。
但是現在箬莎卻知道隨著近年來天氣逐漸轉冷,農作物的收成將會逐漸銳減,也許用不了幾年歐洲各地就會漸漸出現因為欠收而導致的糧荒。
雖然對於這個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出現的前景他們早有準備,但是箬莎依舊本能的感到擔心。
畢竟大自然的力量太強大了,只要想想兩個世紀以前在意大利爆發的那場寫壹些席卷整個歐洲的可怕瘟疫,就可以知道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麽的脆弱。
當時的歐洲完全籠罩在死神的羽翼之下,盡管人們無數次的祈禱,但是依舊是壹個城鎮接著壹個城鎮,壹座城市接著壹座城市的陷落在死神的鐮刀之下。
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人們對教會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動搖,人們開始懷疑上帝究竟創造了和守護了什麽,同時人們更加懷疑的是教會究竟在上帝面前根本就毫無意義。
正是因為這種種的懷疑,人們開始反思自己能做什麽,不過即便有了這種反思,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的脆弱依舊是那麽明顯。
箬莎同樣對這種脆弱深有感觸,她沒有忘記幾年前那不勒斯面臨的那場饑荒,正因為如此她對亞歷山大關於隨著氣候變化,可能會再次出現更大饑荒的猜測深信不疑。
“我從來沒有想到卡斯蒂利亞會有這麽肥沃的土地,”箬莎彎下腰壹手提著裙擺另壹手從地上抓起了把泥土輕輕撚著,泥土特有的味道和稍顯濕粘的手感讓即便對務農壹竅不通的箬莎也知道這樣的土地真的很肥沃“不知道阿拉貢的土地怎麽樣。”
站在箬莎身邊的唐·德克利亞爾騎士聽到女王的話心頭輕輕壹跳。
他不由悄悄看了壹眼箬莎,同時心裏閃過之前貢薩洛離開前給他說的那些話。
在決定跟隨亞歷山大北上的時候,貢薩洛把自己的軍隊交給了唐·德克利亞爾騎士指揮。
他這麽做是為了防止壹旦北上的這趟旅行發生什麽意外,那麽在南方的軍隊可以成為他最後的倚仗。
雖然不太可能公然造反,但是只要軍隊在他的好友唐·德克利亞爾騎士的控制之下,無論是誰都必須對如何處置他有所顧忌,只要這樣就足夠了。
而在臨走之前,貢薩洛對唐·德克利亞爾騎士這樣說:“那位女王年紀不大,卻有著和她的年齡完全不符的野心,也許我們還會看到另外壹場戰爭,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我們就要和她並肩作戰了。”
當時唐·德克利亞爾騎士沒有完全明白貢薩洛的意思,不過現在他倒是對好友的遠見很是贊賞了。
年輕的女王有著巨大的野心,壹場戰爭的結束對她來說或許只是意味著另壹場戰爭的開始,而她的眼光如今已經投向阿拉貢了嗎?
在越過瓜達盧佩山脈之後,西西裏軍隊並沒有繼續壹路向北前進,而是走上了通往托雷多的道路。
從瓜達盧佩珊到托萊多並不很遠,大多南北走向的山脈形成了壹座座大大小小的山谷,這就給通往托雷多的進軍多少帶來了些麻煩。
正因為這樣唐·德克利亞爾騎士不得不親自來西西裏軍隊中和箬莎商量兩軍進軍的路線,而讓唐·德克利亞爾騎士在意的是,西西裏軍隊似乎有搶先進入托雷多的意圖。
在之前的行軍中,雙方軍隊大多都是派出先遣部隊同時進入壹些城鎮,這已經成了兩軍之間的默契,但是這壹次箬莎卻顯然有了其他的想法。
而且她的態度異常的堅決。
“西西裏軍隊必須首先進入托雷多,隨後卡斯蒂利亞軍隊可以進入托雷多,而我的軍隊會主動撤離,可是這個先後是必須的,”箬莎用毋庸置疑的口吻對唐·德克利亞爾騎士說“騎士我想妳應該明白,我這樣決定是為了讓我們大家都能有個更體面的臺階。”
唐·德克利亞爾騎士稍稍沈吟,他知道箬莎堅持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只是這多少讓他有些心頭不甘。
西西裏軍隊在塞維利亞會戰中取得勝利是誰也無法否認的,曾經在歐洲大獲全勝的貢薩洛成為了這位女王的手下敗將,這雖然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卻的確是事實。
這場會戰不只是箬莎的勝利,更是整個西西裏王國軍隊的勝利,這關系到西西裏軍隊中每個人的榮譽,絕不能因為如今雙方的關系就被淡化或是抹殺。
所以首先進入托雷多就成了證明西西裏軍隊榮譽的關鍵,而且如果兩軍同時進入托雷多,這有多少會落人口實,因為這意味著由貢薩洛指揮的卡斯蒂利亞軍隊在亞歷山大還未進入巴裏亞裏多德之前,就已經背叛了卡斯蒂利亞。
雖然人人都知道這其實就是事實,不過依舊需要壹個用來遮掩的借口。
畢竟那個時候的亞歷山大還不是攝政王。
如果卡斯蒂利亞軍隊首先進入托雷多,那麽西西裏人就無法進城,畢竟兩軍至少在名義上還處於交戰狀態。
那樣箬莎也就不能走進這座具有重大意義的城市,這是她絕對不能接受的。
而如果西西裏軍隊在名義上占領這座城市後又因為卡斯蒂利亞人的到來主動撤出,這至少可以成為讓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手段。
接下來隨著亞歷山大的命令,兩軍才可以真正同時向巴裏亞裏多德進軍。
這是個聽上去會讓人覺得完全是多此壹舉的麻煩,但唐·德克利亞爾騎士知道,這似乎是如今唯壹能夠解決眼前難題的辦法。
“不過騎士妳必須保證我的軍隊在進入托雷多時不會遭遇任何敵意,否則我們會采取必要措施。”箬莎目光嚴厲,這時候的她完全沒有在亞歷山大面前時的溫柔和迷人,這時的箬莎是西西裏的女王和壹直剛剛取得大勝的軍隊統帥。
唐·德克利亞爾騎士想了想終於還是點頭同意,他這是突然覺得貢薩洛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他的軍隊,也許是已經猜測到了接下來可能要面臨的壹連串的尷尬局面。
這對於驕傲的貢薩洛來說顯然是無法接受的,所以他把這些難題都扔給了他的好朋友。
要丟也不能丟自己的人,唐·德克利亞爾騎士開始覺得自己似乎是被好友套路了。
再經過了亞歷山大的到來引起的波瀾還未完全平息,西西裏女王的駕臨又給拖雷多城帶來了另壹場地震。
當唐·德克利亞爾騎士派來的人向他們說明這壹切之後,有些卡斯蒂利亞貴族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他們甚至不惜以與西西裏人決壹死戰為要挾,強烈要求唐·德克利亞爾騎士拒絕西西裏人這壹無理條件。
而那些對這個建議多少有些心動的人也不敢輕易表示贊同,畢竟那不但會讓自己榮譽盡失,甚至可能還會被扣上壹頂賣國賊的帽子。
不過西西裏人顯然沒有給他們繼續爭論的時間。
在箬莎的命令下,以拉庫什帶領的部隊為先導,西西裏軍隊迅速沿著壹條山谷向著托雷多城方向推進。
西西裏人並沒有掩飾自己的行動,他們甚至在這之前還派人到托雷多城外宣布了自己進軍的路線。
這個舉動瞬間把托雷多的那些老爺們擠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箬莎的用意很明顯,要麽放馬過來大家戰個痛快,要麽乖乖的打開城門迎接西西裏軍隊的到來。
在經過壹番爭執之後,托雷多人終於做出了最後的努力,他們向箬莎派來的使者提出了條件,同時強調如果不被接受,他們將不惜與托雷多城共存亡。
於是在兩天之後,箬莎按照托雷多人提出的條件,在進城的時候下馬步行,同時還象征性的摘下了佩劍。
托雷多人終於松了壹口氣,不過接下來托雷多大主教就再次成了人們關註的焦點。
人們對於上壹次他在亞歷山大面前鞠躬行禮甚至向亞歷山大行吻手禮的事情還記憶猶新,這壹次壹位挾大勝之威以征服者的姿態進入托雷多的女王到來,讓大主教不得不再次面臨壹個艱難的選擇。
女王是亞歷山大同母異父的妹妹而且身份更為尊貴,那麽既然都已經拜了哥哥,拜壹拜妹妹似乎也就沒什麽大不了了。
只要這麽想想大主教倒是覺得完全可以心安理得的彎下腰去,只是再想到對方是異國君主,大主教就覺得自己真的是被為難了。
不過好在箬莎並沒有如亞歷山大那樣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強硬,相反她用彬彬有禮的態度對待托雷多那些忐忑不安的貴族和教士們,想想之前亞歷山大那令他們顏面掃地的舉動,托雷多人甚至有種“都是壹個媽生的,人和人就怎麽就不壹樣”的感嘆。
而且箬莎也沒有讓城外的卡斯蒂利亞軍隊等待許久,就在她如同亞歷山大壹樣在托雷多大教堂舉行了公開祈禱之後,就帶著衛隊從城市的另壹邊離城而去。
幾乎與此同時,卡斯蒂利亞軍隊進入托雷多。
大主教不得不又壹次如迎接恩客的妓女般打扮整齊站在了廣場上等著新人上門。
好在這壹次唐·德克利亞爾騎士無比恭敬謙卑的態度,終於讓大主教多少找回些尊嚴,覺得自己原來還不是等著恩客的妓女。
箬莎其實對托雷多並不感興趣,她的心這個時候早就飛到了巴裏亞裏多德。
和亞歷山大又有壹段時間沒有見面了,而且只要想想他如今人在深宮,箬莎就很不放心。
宮廷裏的陰謀要比戰場上更加可怕,多少在戰場上叱咤風雲的無敵名將最終卻在看似奢靡繁華的宮廷裏折戟沈沙。
亞歷山大身邊可以信得過的人還是太少了,那個摩爾人現在在幹什麽,還有堤埃戈,亞歷山大為什麽不把他召到身邊?
箬莎覺得亞歷山大沒有任何時候要比現在更需要她,而她這裏展現得越是強大,亞歷山大在巴裏亞裏多德就越是安全。
於是她再次把庫拉什找來,向巴爾幹人下達了個十分重要的命令。
“帶上妳能帶走的所有騎兵,再找個可靠的向導,我要妳在兩天之內趕到巴裏亞裏多德。”
對女王的命令庫拉什沒有問為什麽,他只是吩咐他的弟弟要多加小心,然後迅速集結了自己手下幾乎全部的騎兵在當天下午向著巴裏亞裏多德趕去。
所以庫拉什並不知道就在他剛剛離開不久,隨著壹個從托雷多城匆匆忙忙趕來的侍從帶來的消息,關於教皇突然失蹤的噩耗迅速在西西裏軍隊中傳開。
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先是感到無比意外震驚,接著緊張的氣氛就瞬間在軍隊中蔓延開來。
甚至在沒有得到箬莎命令之下,很多軍官就已經開始向自己的部下下達備戰命令,這壹刻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或許壹場戰爭真的就要降臨了。
箬莎也被這個意外的消息震動了。
她比其他人更清楚如果教皇發生意外將意味著什麽,所以當聽說軍隊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開始紛紛備戰,她並沒有因此憤怒,而是隨即把這壹擅自行動變成了自己的命令。
“去告訴唐·德克利亞爾騎士,不論卡斯蒂利亞人是什麽態度,我已經下達準備向阿拉貢進軍的命令,所以我希望卡斯蒂利亞人能夠在這個時候給予我擁有的幫助,我的軍隊需要糧食武器和遠征的車輛,我想他能夠向我提供這些東西。”
送信的侍從顯然已經提前知道可能要趕個來回,所以他早就催著給他準備幹糧和水,在接到女王的命令之後他就又立刻匆匆忙忙的趕回托雷多。
“究竟發生了什麽?”
在獨處之後箬莎才開始暗暗琢磨究竟哪裏出了問題。
亞歷山大六世可能會遭遇危險這個他們是知道的,只是當噩耗真的傳來時卻又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和亞歷山大壹樣,箬莎並不相信教皇可能已經遇害,可這卻的確是個難得的機會。
作為與阿拉貢王國同壹譜系的西西裏君主,箬莎很難拒絕阿拉貢王冠的誘惑。
而且她覺得這是亞歷山大送給她的禮物,這頂王冠所擁有的意義絕不只是崇高的地位和壹個王國,而是她與亞歷山大之間任何女人都無法替代的關系。
所以當有壹個機會可以讓她向阿拉貢王冠發起沖擊時,箬莎覺得自己完全沒有理由拒絕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盧克雷齊婭和索菲婭或許因為給亞歷山大生下了兒女而驕傲,巴倫娣也可以被她是未來的王後自豪。
那麽自己呢,有什麽?
“我有我的王冠和軍隊。”箬莎這麽告訴自己。
當匆匆趕回托雷多的侍從把箬莎的話向唐·德克利亞爾騎士報告後,同樣還沒有從教皇突然失蹤的意外中鎮定下來的托雷多的貴族和教士們陷入了短暫的尷尬之中。
對亞歷山大六世的失蹤很多人心情復雜,他們在暗暗欣喜的同時卻又擔心這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變故,特別是那位親王肯定無比的憤怒,那麽也許很快就要有人受到牽連。
誰會成為這個意外的犧牲品,成了這些人憂心忡忡的原因,而西西裏女王異常鮮明的態度也讓他們進退兩難。
這個時候如果拒絕西西裏軍隊的要求,那麽很可能會被當成謀害教皇的同謀,可是如果同意那位女王的要求,就意味著他們默許了西西裏軍隊在卡斯蒂利亞的存在。
這個時候的托雷多人突然無比強烈的想念起了亞歷山大,而他們最希望的就是亞歷山大這個時候能夠以攝政親王的名義給他們下達壹道明確的命令。
讓托雷多人沒有失望的是,他們真的很快就等到了來自巴利亞裏多德的信使。
不過比他們更早的,箬莎接到了亞歷山大派人送來的信。
“接到這封信的時候或許妳已經聽說了關於教皇的消息,不過不用擔心,我相信烏利烏會很妥善的做好這件事,我現在只希望妳能盡快趕到巴利亞裏多德參加我的加冕典禮……”
“……我已經下令任命奧孚萊依為軍務大臣,我想他很快就會趕來。這是我的第壹個重要任命,相信卡斯蒂利亞人也應該明白我這個決定的意義,所以就如同卡斯蒂利亞是我的壹樣,我們接下來的目標是阿拉貢,而它是屬於妳的,我親愛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