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林平之

君臨簫

都市生活

福建省,福州府,福威鏢局內的壹間房中,壹個十仈jiu歲,相貌英俊的少年,正躺在壹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章:破笑傲江湖(中)

重生林平之 by 君臨簫

2025-1-18 21:21

  曲洋雙手撫琴,琴中立時傳出壹陣鏗鏘之聲,這琴音壹響,別人都沒感覺到什麽,反倒是林平之大吃了壹驚,因為這琴音的風格,實在與他想像的大不壹樣,本以為劉正風所奏者如此溫婉柔媚,曲洋與他如此摯友,二人又常在壹起合奏,所彈七弦琴的風格自當類似,雖然先前在茶館中所聽的曲調清越激揚,與劉正風現在所奏已經大為不同,但想來合奏之時總要照顧與劉正風的和聲吧。
  豈料這壹次的琴音卻遠比上壹次的強悍昂揚,音律之中,棄滿了威武的力量,與豪放的霸氣,卻又猶不失完美的優雅,與泌人心脾的華麗,使人聽來甘之如飴,卻又充滿振奮。
  雖然基本音樂原理與林平之的大為不同,但只從曲風上而言,這卻與林平之剛奏的幾曲頗為類似。當然了,就這風格與劉正風的不同,林平之雖詫異,卻也並無太大意外,剛才是他自己想錯了,所謂剛柔相濟,曲洋以此曲與劉正風相和,卻恰是道理。
  可林平之還是驚的目定口呆,曲洋看他這樣子,只當林平之猛然接觸自己樂曲的戰鬥風格,措手不及,難以適應,於是也像林平之壹樣,停了半秒,然後再慢慢奏起來。
  殊不知林平之驚訝的原因,根本不是這個,他驚在這曲子他以前是聽過的。以前,卻不是以前的林平之,而是林天雨,二十壹世紀的那個人。
  林天雨在二十壹世紀聽過這首曲子,絕對的,而且當年就印象極深,但想要細思,卻立時撞到了記憶的斷層。可惜他對林天雨的記憶本來並不完整,再想要認真回憶時,但覺混亂的記憶,和劉曲二人兩般音樂紛至沓來,心知危機重重,若不是曲洋此時還在容讓,連劉正風也緩了壹手,他只怕已經要有大問題了。
  現在猛然被曲洋調動了記憶,若不趁現在努力想起些什麽來,等這段合奏結束,重新再想時,只怕便再也難回憶起壹星半點了。
  幾乎忍不住想要現在就叫二人停手,讓他慢慢細思。他們不是敵人,只要自己要求,他們當然會聽的。可是這樣壹來,這次奏樂鬥音也就結束了,哪怕再來壹次,到時候三個人都未必還有今天的意境,今天的心情了,何況明日裏生死存亡,還是未知之數。
  罷了,如果自己以前的理論完全正確,那就是有些記憶根本已經被刪除了,也就是說,反正是不可能回想起來的,又何必為此浪費今天這美妙的音樂會。計議已定,林平之再不多想,隨即又開始了他那些雄壯之音。
  先前劉正風壹人奏曲,雖然曲調迷人,卻缺乏力量,這時劉曲二人合奏,壹剛壹柔,卻如壹劍壹盾,配合周密無間,頓時威力劇增,這卻是壹加壹遠遠大於二了。林平之的力量便又有些不足,好在他們畢竟不是真正敵人,每到雙方招式轉折,林平之有所不足之時,兩人也並不趁勢猛攻。
  又過了些時,林平之十指揮動,猛地發出壹陣陣華麗雄偉之極的聲音,這卻是歷史上著名的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曲調無比猛烈,卻又如小夜曲壹般優美。這曲子的難度極大,等閑難以奏的好,當然普通樂師照譜彈曲,也能勉強演奏,卻難以盡其中妙味,是以林平之直到此時,越發熟練之下,方才敢用。
  這壹曲彈出,林平之便已不再那麽被動,再過的少時,愈發習得這曲子的妙處,其中既有既有蘇東坡所謂“山東大漢,持鐵琵琶,唱大江東去”的豪放,又有柳永“十七少女,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溫婉,兩般的妙用,幾乎便接近於兩個人同時奏曲壹般。
  攻守之勢卻漸漸的又開始易形了,這時所有人已愈發的覺得事情不對,單論音樂對戰的實力,林平之似乎並不是如此之強,盡管他的音律變幻莫測,神妙無比,可是他既少了如劉曲二人那般浸吟音樂多年的純熟,內力也不及二人之深,聽來他的音樂並不是威力如此之強,當真憑音樂的戰力,單拼二人中任壹人,似乎都應該不是對手。
  可他就是在同時對戰這兩人,而且仍還開始有了優勢,直到現在,壹直在旁觀的曲非煙卻突然發現了問題所在:“小白爛......啊,林公子好像壹直都在攻勢,從沒守過。”
  這壹說,正在交手中的三個人,都有些恍然,是的,林平之到現在為止,從未防守抵抗過,就好似劉曲二人的魔音對他根本沒有作用。當然也不是絕對沒作用,但那卻極為微弱。
  以聲音來作戰的功夫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壹類是那種純以聲音的力量來震懾對手的,比如獅子吼之類,出招者所發出的,其實是壹種以功力加強的噪音。而另壹類,就是如劉正風,曲洋,和現在的林平之所演奏的音樂,這卻是以壹種鋪以內力的音樂,產生對於情緒的感染力,以及對於對手的內力的感應力來惑敵傷敵。
  壹個人如果精神力極強,那麽既使他不會武功,沒有內力,對這種感染力也有抵抗性,而現在的這個林平之,卻是武俠上帝以特殊的手法創造出來的人,可以說,從他出現在這世上的那壹天開始,他的精神力之堅定,已可等同於精研佛法壹生的高僧,而那種得道高僧,世上已經近千年沒有壹個了。可以說當今人世,沒有第二人,有現在的林平之精神力之強。
  而林平之的內力,雖然表面上看很淺,而且修行時日甚短,本質上其實卻是三世的沈澱,他逆練葵花寶典,每壹分,每壹秒,都在抵抗葵花內功的魔力,他練的就是內力的抗性,本身功力之堅定,這世上也無人能及。
  所有的結果就是,劉曲二人的音樂,對於他幾乎沒有用,他差不多等於是立於不敗之地。這場戰鬥,就好像是壹個小國,在對抗兩個大國,可這小國的邊境,是壹道堅固無比,無需防守也無法攻破的城墻,小國始終只有出擊,不用防禦,這自然是占盡了上風,之前二人還曾有所容讓,其實都未必需要。
  這其中的原因委實太過復雜,就是林平之自己也不完全明白,但至少結果是都明白了。既已看破這點,那麽再不需留手了,劉正風與曲洋對視壹眼,曲調又轉,琴音優雅,中正平和,簫音也依然柔媚,但林平之卻聽出這正如兩招看似平平無奇的絕妙招式,其中必然藏有種種極為厲害的變化後著。
  心知這是他倆最後壹曲了,也是他們最後的絕招,那便是這兩個音樂家所創的“笑傲江湖”之曲。雖然悟到自己似乎並不太怕他們的琴簫之聲,卻也不敢怠慢,將壹首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反復鳴奏,壹時間似乎仍是占著上風,但心中卻暗道,只怕他們強招壹發,自己便招架不住了。
  曲洋的琴音的曲調,忽然間拔高了壹些,劉正風的簫音,卻似低了幾分,但這拔高降低的音節,悠忽間就似變的很平和。首當其沖的林平之,卻知根本不是平和,而是拔高的琴音,壹下子就恍忽成了常態,他是把高音當成了平音,然後便要再次拔高了,劉正風的簫音亦然。
  這過程轉眼間便重復了七八次,這時旁觀的兩人只覺得樂曲優美異常,並無其他,可是身在戰鬥之中的林平之,卻覺也不知有多少具七弦琴,多少支洞簫在不停響動,既如隆隆雷聲在耳邊回響,又如自身已深陷泥潭。
  他這首世界第壹鋼琴曲,卻再也難以抵擋,盡管他不是不可以仗著自身的抗力再勉強抵抗壹時,但那也有些耍無賴了,正想要認輸結束,心中忽然想到了另壹首曲子,壹首他自幼聽的最多,最為熟悉,卻從未真正明了其中好處,甚至小時候還因為唱的太多而有些反感的曲子。
  曲風壹轉,這卻是世上真正最威嚴雄壯的壹首樂曲了,“義勇軍進行曲”,中國的國歌。
  第壹遍奏出時,甚至還不如剛才那首,劉曲二人也微有疑惑,他換這壹曲似乎並不算強,但第二遍再奏時,便已大為不同,力道陡增。
  四五遍奏過後,林平之忽然發現了壹件事,他現在奏的這曲,與自幼聽到的完全壹模壹樣,每壹個音節,都全無半點誤差,而他之前的每壹曲都不是這樣的。
  確實,林平之當年作為觀眾聽音樂,其實每壹曲都沒真正記清,就算這國歌從小聽過千萬遍也壹樣。他以武學隨心所欲,順其自然的原理來將記憶中只是壹個個模糊輪廓的曲子補齊,可是每壹曲補的與原著都多少有些不同。
  現在這首“義勇軍進行曲”,他也是用壹樣的原理來補充的,可最後的結果,竟然與原曲嚴絲合縫,全無誤差。忽然間明白,這首曲已是登峰造極之作,她的每壹個細節是怎樣的,其實是因為必然是這樣的。這就如武學到了至高境界,往往殊途同歸,林平之以最為隨心所欲的功法來補齊音樂,到了這壹曲上,卻自然只有壹個結果。
  曲壹補完,立時便有無上的威力,劉曲二人明白,這也是林平之最後的絕招了,勝負便在此壹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