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誘敵深入
大唐盜帥 by 盜帥二代
2018-7-31 09:57
杜荷這壹高呼,李世民登時有些傻眼了。
對於杜荷的才能,他壹直沒有看透。從氣質上來看,杜荷身上的領袖氣質是成就大事者才能夠擁有的,雖然他們結識不過半年,但杜荷從壹開始的勸諫到馬球、馬蹄鐵以及吐蕃壹事上都表現出現相當的潛力。所以他也壹直以為杜荷打算往文事上發展,如名相杜如晦壹樣。
但近日才得知杜荷是想從軍,所以給他安排了壹個左衛親府中郎將的職位,讓他護衛自己的安全,順便好好的觀察他,看看他的潛力如何。
但如今他的壹曲“精忠報國”讓李世民為之震撼。聽他胸中抱負,李世民更是感同深受。
因為杜荷所唱的歌詞正是他李世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讓巍巍大唐,萬邦來賀,屹立於世界之巔。
他本就欣賞杜荷,器重杜荷,此刻見杜荷的雄心壯誌與他暗合,對他更為器重,贊賞。於是,也就特地的提醒杜如晦,讓他知道長樂與杜荷的婚事並沒有解除。
但杜如晦的反應給李世民提了壹個醒。他們君臣相互配合十數年,對於彼此的心思都有壹定的了解。若不是杜如晦有難言之隱,以他的性格壹定會同意自己的決定。
李世民是何等人物,想著杜荷為了李雪雁不願嫁吐蕃的表現,立刻就看出了此事與李雪雁有關,遂然私下接見了他,想問壹下他究竟想娶誰。
這壹問立刻就問出了問題,李世民萬萬想不到杜荷如此貪婪,竟打算二女同娶,並且還說的如此事事旦旦。七繞八繞,竟險些將他自己繞了進去,成為他的幫兇。
好笑之余,心底竟也默認了他的做法。
只因都是男人,而且李世民比杜荷要好色的多,所以能夠明白他的心理,也決定不打算過問此事,任憑他們自生自滅。
便在這時,李世民得到了松贊幹布的戰書,想起了當初杜荷對於吐蕃的評價,也動了心思。他正愁不知杜荷才能如何,潛力多大?索性也就激他壹激。若他真有經天緯地之才,自己幫他壹下,也是無妨。
哪料自己這話音壹落,杜荷立刻就來了破敵的妙計,而且還是兩條!
李世民怔了怔,問道:“妙計安出?”
杜荷自信滿滿的說道:“這第壹計是破敵計,是針對吐蕃來攻時我大唐應當用的戰術。李叔叔等壹等,我去拿地圖來!”
他離開了片刻後,再次進入房間的時候,手裏已經多了壹副四方大的羊皮地圖了,將地圖攤在桌上。
李世民、杜如晦相繼凝神望去,對視了壹眼,均看出了這是大唐邊境包括黨項、白蘭、吐谷渾等地的地形圖,地圖上已經用各種顏色的筆勾畫出了壹些箭頭。
“李叔叔,爹爹,妳們看!這裏是吐蕃,這裏是我大唐的松州,這裏是吐谷渾,這裏是黨項及白蘭諸羌。”杜荷將附近諸國壹壹指了出來,然後道:“李叔叔應該記得壹年前,您派兵攻打吐谷渾壹事吧!”
李世民點了點頭。
貞觀八年,吐谷渾自不量力攻打唐朝的唐廓、蘭州,使唐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廊受到威脅。次年,李世民就封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兵部尚書、積石道行軍總管侯君集;刑部尚書任城王、鄯善道行軍總管李道宗;涼州都督、且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利州刺史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和歸唐的東突厥及契苾何力等軍進擊吐谷渾。
這壹戰,李靖分兵數路,奔襲兩千余裏,將吐谷渾壹舉殲滅,然後任命慕容順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渾也因此成為唐朝屬國。
杜荷手指著地圖上的松州與附近的黨項、吐谷渾道:“松州位於劍南道,作為都督府,主要負責管理依附我大唐的黨項及其他諸羌。所以臣可以肯定,松贊幹布若要進兵首先攻打的必然是黨項以及諸羌,以防他們助我大唐斷他們後路,掃平後顧之虞,其次在兵發松州都督。”
恰好地圖上以朱砂標示出來的箭頭指向松州。
對於杜荷的分析,杜如晦撚須輕笑點頭同意。
李世民也道:“合情合理!”
杜荷自信十足,續道:“因此這裏我們有兩種退敵的方式,其壹、迎敵於松州城下,我大唐雄獅兵威赫赫,根本無須任何計策。只要派遣兵部尚書侯君集,左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左武衛將軍牛進達以及領軍將軍劉蘭這四員大將領步騎五萬足可取勝。只是如此,無法大破敵軍。只要吐蕃他們逃至青海壹代,進入高原地區,我軍將無從追擊。至於高原氣候的嚴峻,李叔叔不用我在重復了吧!”
李世民點了點頭,在杜荷跟他說的當夜,他便派了十個忠心耿耿的衛兵前往吐蕃,結果未抵達吐蕃都城十人就有六個病倒,余下四人也出現了身體不適的癥狀,壹切皆如杜荷說的壹樣。
高原反應,對於他們中原人來說實在過於惡劣。
杜荷看著地圖再次道:“所以小子認為,這第壹戰我們應該給松贊幹布壹個甜頭。松贊幹布雖說智勇雙全,但自十三歲起,他幾乎戰無不勝,難免有了驕傲之心,此番他敢出兵大唐足見壹點。此外對於我大唐的實力,他嚴重的估計不足。否則,他不可能有膽子來犯,並且猖狂的說要取李叔叔的首級。”
“只要給他壹些甜頭,以他對我大唐如此的不了解,十之八九會中計上當,從而率領部隊孤軍深入。只要將他們引入包圍圈內,那個時候這夥吐蕃大軍是死是活,全在我軍掌控之下。若能全殲他們,生擒松贊幹布,幾乎等於壹舉滅了吐蕃。”
“分析了敵首領的心理,誘敵深入,圍而殲之。妙!”李世民本就是壹個出色的軍事家,在杜荷說出給吐蕃甜頭的時候就已經看破了他的想法,並且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然後呢,是將吐蕃人引入甘松嶺嗎?”李世民若有所指的說道:“這甘松嶺亦稱甘松山,地形極為險要,若吐蕃人如此山,必將遭受全殲的厄運。”
杜荷白了李世民壹眼,道:“李叔叔這是在考我了,松贊幹布是何許人?或許因為這是第壹次與我大唐交鋒,所以他不知我大唐的實力情況,但絕對不是傻子。我軍若逃入甘松嶺,必然會引起對方的警覺,以致功虧壹簣。所以,這埋伏之地,當在松州至交川的途中,只有如此才能讓他相信我軍是真敗,而是打算撤向交川。也唯有如此,他才會中計追擊。”
李世民會心的笑了起來,贊嘆的點頭道:“此計朕收下了,二策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