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盜帥

盜帥二代

玄幻小說

盜帥楚留香的隔代弟子杜長天無意間觸動了中華瑰寶“傳國玉璽”的神秘力量,致使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三十章 史上第壹倭寇華麗登場

大唐盜帥 by 盜帥二代

2018-7-31 09:57

  在蘇家的商船上,望著陽光燦爛的天,中臣村壹郎咧嘴大笑著抹了壹把臉,他身上穿著壹件寬大而華麗的錦鍛衣裳,雙手雙腳的袖子褲腿,讓繩子綁縛著,寬大的衣服掛了下來,像極了戲劇裏的那些甩袖演戲的,顯得不倫不類。
  不過他本人卻不知覺,反而壹臉的沈醉,不時的將袖子卷起來,摩擦著臉,那表情就像是在享受魚水之歡壹樣,爽快。
  四周人都眼紅的看著這壹幕,嫉妒的如發情的公牛,眼睛紅的是發紫。
  個個心道:天照大神,那可是綢緞,唐朝的綢緞,連天皇都沒有資格穿的料子耶,如今卻披在了豬的身上,太可氣了。
  中臣村壹郎見四周那眼神,更是得意,咧著嘴,用鳥語叫喝著:“家夥們,別眼紅了,這玩意唐國有的是,幹了壹票是幹,兩票也是幹,不如多幹壹些,來個滿載而歸。也許還能遇上唐國的姑娘呢!據說唐國花姑娘水靈水靈的,那味道是呦喜,呦喜的……前面那船華麗的很,我們搶來,獻給天皇,天皇壹定會嘉獎我們的!”
  他心情格外的舒暢,忍不住仰首獰笑!
  其他人也都紅著眼睛,貪婪的瞪著面前的畫舫,口水幾乎都要流了出來。
  如此得意貪婪,不為別的,正是因為他們是倭國人。
  中臣村壹郎是當今倭國天皇山背大兄王的親信,不用懷疑,山背大兄王就是壹個人的名字,而且還是壹位天皇。
  如今的倭國有些悲劇,導致這壹切的關鍵的人物,不是別人,正是大唐鼎鼎大名的風流才子左威衛將軍、萬年縣伯杜荷,杜青蓮。
  當初倭國在“勇者角逐”比賽上,倭國高手藤原健太為了大唐的技術,刺殺杜荷。讓杜荷抓住了把柄,在李世民面前狠狠的參了他們壹本。
  李世民對於遠在東方的小國沒有任何好印象,直接中斷了與倭國的交往,禁止倭國人踏入大唐境內。
  所以倭國悲劇了,因為在這個時候,倭國離不開大唐。
  為什麽呢?
  這跟他們的國策有關!
  在二三十年前,倭國出現了壹個叫聖德太子的猴子王。在壹群猴子裏面,這猴子王自然是特立獨行的,他從高句麗、新羅那裏學來了壹些中國的文化。在沒有老虎的山林中,這猴子王也就稱了霸王。
  聖德太子執政之初,朝廷正處在內憂外患之時。外患,是指在朝鮮半島漸趨強大的新羅,他們占據漢江、洛東江流域,並在吞並任那(倭國在朝鮮的據點)之後,與倭國的關系急劇惡化,隨時可能發生戰爭。內患,是指氏姓、部民制度弊端畢現,以蘇我氏為代表的豪族勢力尾大不掉,皇室勢力單薄。聖德太子受中國的尊王大壹統思想影響,試圖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挽救社會危機,為此實行了壹系列改革。
  這改革自然是需要擁有超人的學識的大臣輔佐,需要有壹系列的規章制度。只是當時的倭國並沒有這類人才。
  怎麽辦呢?
  涼拌!
  倭國沒有,但天朝大隋有,於是派人向大隋取經,學以致用,學習中國治理國家的經驗來治理倭國。
  中國擁有長遠的歷史文化,治國理論與經驗都是先輩們憑借著經驗才智,壹點壹滴的累積起來的,可謂千錘百煉。倭國學了皮毛,自然受益匪淺,將內憂外患的國家發展的有模有樣。還效仿中國國策,制訂了制定憲法十七條,並且還編纂史書,提高皇室的尊嚴,加強國家觀念。
  不過他只是學了皮毛,改革極不徹底。憲法十七條作為訓誡,只能起到教化作用,沒有更大的約束力。更主要的是沒有觸動當時社會癥結的部民制,所以削弱氏姓貴族勢力,提高皇權的作用是極為有限的,更不可能解決國內的階級矛盾,挽救社會危機。
  不久後,聖德太子就病死了,繼位的是他的兒子山背大兄王。
  聖德太子勉勉強強還算個猴子王,但這個山背大兄王卻就是壹個普通的猴子。外戚蘇我氏專權,蘇我蝦夷、蘇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勢力,山背大兄王這壹只普通的猴子怎麽鎮得住場面?
  只是依靠父親留下的余威不斷的緩和局勢,面對父親留下來的基業,效仿聖德太子的手段學習中國的治國技巧,學習中國的科技發展國家。
  那時隋朝已經滅亡,山背大兄王很幸運的遇上了千古壹帝李世民。
  李世民這人太過自戀,覺得自己是大唐帝王,外族人仰慕大唐的文化,就應該將文化全無保留的散播出去,讓大唐之威,傳播四海,壹點兒也不計較個中得失。
  所以在這壹時段,山背大兄王還是有些作為的,但是後來李世民得到了杜荷的提點,註意到了科技的重要,也就私藏了些,不反對文化的交流,但想要得到科技技術卻是癡人說夢了。
  本來壹個鄉巴佬的國度能夠與大唐王朝交流文化應該是相當知足了才是,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倭國自古貪婪成性,他們不但要與大唐交流文化,還窺視這大唐的科技,表面上壹片恭謙,背地裏卻時時刻刻的再打大唐高科技的主意。
  最終事跡敗露,栽在了抗倭第壹人劉仁軌的手上。
  杜荷更進壹步,順水推舟,將倭國徹底趕出了大唐。
  於是,倭國悲劇了。
  為了扳倒外戚蘇我氏專權,山背大兄王將倭國大半數以上的經濟來支持改革,但因大唐與之斷絕壹切關系,使得改革的進程不上不下。他們已經投下去了大筆錢,想要回頭已經是不能了,但想要前進卻得不到唐朝文化支持,進行不下去。悲劇的卡殼,卡在原地了,前不得進,後不能退。
  使得倭國的國力不但沒有因新制度而前進,反而因為浪費了無視錢財而倒退。
  迫不得已,山背大兄王只能幹起了偷雞摸狗的勾當,壹面派人去高句麗、新羅取經,壹面派人偷偷的與大唐商賈接觸,通過商賈將壹些就在大唐生活,精通大唐語言,習慣大唐生活的倭國人混入其中以唐人的身份竊取大唐文化與科技,同時也不斷的通過接觸以重金與商人交易,用倭國的特產黃金、鉛、硫黃來換取唐朝的特產,以此增加倭國的貿易經濟。
  江南航運便利,故而是倭國以這裏為中心與領地裏的商人交易。
  商人重利,面對這種不需要繳稅,近乎於走私的利潤自然禁不起誘惑。
  蘇家人在利益的誘惑下,在這茫茫海上與倭國展開了交易。
  中臣村壹郎就是改革派中臣家族的次子,奉山背大兄王之命,帶著倭國的特產來江南與蘇家做生意。
  中臣村壹郎本性極其貪婪,私吞了壹部分的黃金,以至於不夠錢買單。
  與他交易的趙管家是老滑頭了,面對付不起錢的中臣村壹郎。根本不給他任何的情面,說不賣就不賣。
  在交談的時候,雙方產生了言語沖突,不歡而散。
  中臣村壹郎看著正欲走的趙管家,看著趙管家帶來的壹船的貨物,眼睛壹紅,本來就夠黑的心也就更加的黑了,叫住了他直接手起刀落將他給哢嚓了。
  中臣村壹郎鼓動著隨行而來的兵卒殺上了趙管家的船,將趙管家帶來了的人殺了個大半,只留下船艙底賣苦力的船夫,完全接收了趙管家的船與貨。
  看著壹船的貨,中臣村壹郎心動了,發現幹這無本的買賣是如此的痛快,壹票得手,竟然舍不得走了,還打算在撈上幾筆大的。
  心底下了決定,不撈壹個滿載而歸就不走了。
  於是,他下令將所有屍體都丟入大海,利用趙管家的船施行打劫計劃。
  在搬運趙管家屍體的時候,發現了趙管家身上穿著竟然是錦鍛,而且是高級的貨色,當即就將他拔了個幹幹凈凈,套在了自己的身上,連內褲也不例外。
  不過那趙管家華麗的錦鍛衣裳實在太大,而他的身形又實在瘦小,長長的袖子可以當抹布,腰圍可以做裙子,褲腿也像個大喇叭似得,這幅打扮實在是滑稽透頂。可他卻全不在意,炫耀似得沾沾自喜,比鄉巴佬,還要鄉巴佬。
  當然這也怪不得他們,江南的絲綢本來就是天下壹絕,何況蘇家是絲綢世家,不論是紡織還是刺繡都無可匹敵。
  趙管家作為蘇家效力了四十年的老人,身穿的錦鍛衣裳自然不是尋常貨色,不論材料手工都是壹流,是連倭國的天皇都沒有穿過的好東西!
  中臣村壹郎剛決定當壹回倭寇不久,就發現了杜荷所在的畫舫。
  畫舫屬於遊輪性質的船,裝飾的非常華麗,遠遠壹看就知道是壹只肥羊。
  中臣村壹郎大呼痛快,天照大神佑我,捂著壹把長唐刀直指畫舫下令速行。
  原因後果即是如此,因為杜荷的出現,歷史上第壹個倭寇首領中臣村壹郎在這壹日穿著壹身不倫不類的錦鍛衣裳華麗的登場了。
  杜荷呆呆的看著前方,猶自不解的摸了摸鼻子,心道:“唐朝就有倭寇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