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盜帥

盜帥二代

玄幻小說

盜帥楚留香的隔代弟子杜長天無意間觸動了中華瑰寶“傳國玉璽”的神秘力量,致使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六十四章 房遺愛請罪

大唐盜帥 by 盜帥二代

2018-7-31 09:57

  接下來的壹些,都是後世存在且常見,在唐朝卻還沒有出現的規章制度。這些制度大多都如義務教育壹樣,人人耳熟,只要稍作解釋就能明白。
  這也是杜荷理想中的制度,簡單易懂,不復將律法雜化,清清白白的讓人明白,讓人理解,讓人遵守。
  不像後世的大多制度,迷迷糊糊,有利時人人出來認領,有害的時候,就推卸責任,壹句有關部門就將問題給解決了。到底有關部門是什麽玩意,天知地知,反正那些被害者是壹無所知。
  李世民作為壹個皇帝,他的目光遠遠勝於他人,對於規章制度的理解,也有著超乎常人的見地。每每開口詢問,都問到了點子上。
  杜荷根據自己這幾個月總結出來的答案,壹壹解答。往往他指出壹二,李世民就能全盤意會。
  壹本書,十六萬字,李世民欲罷不能的看了整整壹個下午。他與杜荷針對這壹本超時代的書籍,廢寢忘食的討論求解,直至黃昏,方才翻過了最後壹頁,合上了書本。
  李世民閉眼深思,腦海中源源不斷的都是書本中的要點,“此書奧妙,朕如此認真的閱讀,竟然無法全窺其中神妙,便是稱之為‘奇書’,都算是對於此書的褻瀆……”
  他深深的看著杜荷,眼中閃著難以言語的異彩,道:“賢婿啊,這些真的是妳所寫的?太不可思議了……”他說道這裏,都不知如何用語言來形容了。
  杜荷暗叫“慚愧”,書中的知識點,全是後世的精華,放在前世,自然有著異樣震撼,心中也準備好了說詞,點頭道:“壹字壹句,確實是小婿所寫。不過其中大部分是沿用了他朝的制度,取之以長,避之以短,總結出來的……”杜荷這裏的他朝說是宋朝、明朝以及天朝。
  但此刻在李世民的耳中自然認為是唐朝以外的國家。
  李世民的目光並不短淺,他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世界上除了大唐,還有許許多多的國家。這些國家也許比不上大唐強盛,但也有可可取之處,也沒有多問,接受了這個說法。毫不為意的認可了這些制度的存在。
  杜荷也暗自贊嘆,心道:“嶽父大人便是嶽父大人,這股海納百川的氣度,時非他人可比……”
  這正是李世民最明顯的長處之壹,李世民治下的大唐,多姿多彩。整個大唐王朝雖然號令四夷,但絕不妄自尊大。他們有虎視天下的力量,卻能夠很謙虛的吸取著周邊諸國的長處,用來壯實自己。
  故而杜荷說“沿用了他朝制度,取之以長,避之以短”,李世民非但不覺得吸取他國的制度是壹件恥辱,反而覺得取長補短是理所當然。況且杜荷終究太過年輕,所在職位又很少接觸這些律法知識,即便再如何的天資過人,也不可能創出如此多的制度。能夠將這些吸取他朝之長,與長孫無忌壹樣,寫出壹本如此了得的律法書,已經非常的了不起了。
  “陛下,是否可以用膳?”到了規定的時間,負責伺候飲食的內侍向李世民請示。
  李世民壹望天,方才知道不知不覺壹個下午就這麽過去了,遂然點頭道:“去準備吧……”說著又對杜荷道:“妳也壹起來,朕好久沒有與妳開懷暢聊了……”
  杜荷笑著從命。
  飯桌上,李世民讓人拿出來珍藏許久的葡萄酒。兩人又針對制度,展開了互談。
  酒酐耳熱之際,李世民突然問起了杜荷關於未來儲君的事情。
  “至君集謀反,承乾被貶之後……魏卿家與褚卿家等,常勸朕早日立儲。對於這等大事,朕想聽聽賢婿有什麽見解……”他漫不經意的問著,但那雙眼睛卻是灼灼有神的看著杜荷。
  立儲,關系壹個國家的未來。
  秦始皇是何等威武,滅六國,逐匈奴,雄視天下,但不可壹世的大秦帝國,僅存不過二世。隋文帝楊堅,那是何等了得,結束了數百年的動蕩,統壹天下,可還是二世即亡。
  兩者皆因未來皇帝之過,促使偌大的王朝,毀於壹旦。
  對於王朝的未來,那是每壹個皇帝都無比重視的事情,李世民自然不例外。因為他自己是依靠非法手段取來的皇位,對於這種事情,更加的在意敏感。他希望大唐王朝能夠流傳百代,更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走他的老路,用武器對付自己的兄弟。
  所以在立儲壹事上,很是猶豫,向來處事決斷的他,在此事上意外變得優柔寡斷,拿不定註意。
  杜荷是他最信任的人之壹,故而想聽壹聽他的意見。
  杜荷見慣了處事果斷的李世民,這時見他左右為難,心中也是暗嘆。人誰無情,如歷史上記載的壹般,在李承乾被貶之後,對於儲君的人選,李世民是舉棋不定的。有意李泰,有意李治,也有意李恪,在立了李治之後,又有立李恪的想法,最後還是定在了李治身上。
  這種舉棋不定的作風,顯然是與李世民平素的風格是格格不入的。
  杜荷沈吟了片刻道:“這是嶽父大人的家事,小婿實在不好過於幹涉。但小婿覺得,立儲既然是國之大事,關系整個王朝的未來。那更加不能著急,應該認真的,好好的從諸位王子中選擇壹位最適合的。嶽父大人正當壯年,還有大把的年華,成就壹番輝煌,何必急在壹時?”
  李世民認同的點了點頭,也不再細問了。
  酒足飯飽,杜荷告辭離去。
  李世民話有所指的提醒道:“明日朕會在朝堂與群臣商議細節,妳最好做足了準備,小心壹些……”
  杜荷會意壹笑,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心中再壹次感慨武媚娘的了得。
  他寫的《律書》與長孫無忌的《律禮》在後半段有著嚴重的分歧。
  兩種不同的觀點,結果自然是需要經過壹番龍虎之爭,方才能夠判斷誰勝誰負。
  李世民這裏並沒有表示杜荷的觀點勝於長孫無忌,當然也沒有表明長孫無忌的觀點,更加高明,只是選擇了沈默。
  畢竟李世民是皇帝,作為壹個皇帝,要評價是非對錯,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壹諾千金,不會隨便開口表面觀點,直到重臣商議出壹個對錯,他才會做出最後的選擇。
  杜荷與長孫無忌的分歧就如吵架的公婆,雙方都有道理,但究竟那個觀點正確,實在難以分清。
  李世民已經料到明天的朝會上必然會有壹番熱鬧,所以讓杜荷多做準備。
  這裏固然有鼓勵的話,可從另壹個角度來分析,那則表明李世民默認了杜荷與長孫無忌的這壹次爭鬥。對於這種因政見不和而引發的良性爭論,李世民作為壹個皇帝還是很樂意見到的。不但認可,反而以期待的心情,盼望明日的到來。
  當然,如果杜荷沒有聽武媚娘的勸,繼續用他的老方法,結局絕對不會如此的和睦。
  就如武媚娘說的“無意引發紛爭,與有意引發紛爭,是兩回事”。
  用註記的方式,針對性實在太嚴重了。現在的杜荷是屬於無意引發紛爭,李世民自然無怪罪之理。
  勝負就在明日……
  杜荷離宮,這剛壹出宮,便聽到了熟悉的叫喚。
  “公子,公子……”
  杜荷尋聲望去,卻是自己府上的管事之壹。杜荷早已當家作主,依照正統的叫法應該稱之為“老爺”,但杜荷因為年少,不喜歡這個稱呼,依舊讓府中上下傭人稱呼自己為“公子”。
  杜荷好奇的迎了上去,“怎麽了沈叔?”
  沈叔的父親是蔡國公府上的總管,他本人叫沈丘,因為杜荷自立門戶,沈丘被杜如晦派到杜府來幫助杜荷,搭壹把手,給他壹個值得信任的人在身旁調用。沈丘有些著急道:“房家二少爺已經等了壹個下午了,好像有什麽急事,坐立不安的,有什麽事情,問他也不說……夫人讓我在這裏等候公子,告訴壹聲。”
  杜荷表示明白,沒有遲疑,翻身上馬,即往府中趕去,心中想著是不是房遺愛闖了什麽禍了。
  回到杜府,房遺愛在大殿上來回走動,心緒不寧,目光不住往殿外望去,見到杜荷的身影,神色微變,忙快步上前,想要說什麽,卻又難以啟齒,猶豫了片刻才道:“老大,對不住了……”他哭喪著臉,將與李恪會面的事情細細明說。
  原來在別了李恪之後,房遺愛坐立不安。他對杜荷尊敬無二,違背了誓言,心底覺得做了叛徒壹樣,極不好受,他想了很多,甚至想過杜荷可能會因此與之絕交。有心瞞下此事,來個神不知,鬼不覺,但他還是過不了自己這壹關,決定自首,將壹切說明。
  房遺愛偷偷的瞧了杜荷壹眼,也怕他與自己劃地絕交,心中忐忑……
  杜荷先是壹怔,隨即笑道:“說就說了吧,這不怪妳,重情重義,並非壞事……”說著,他有著迷茫的撓了撓頭。
  原本就有些雲裏霧裏的未來儲君,這壹下,就更加茫然了。
  雖然他並沒有告訴房遺愛李世民立儲的關鍵,但卻透露了壹些消息。
  如果李恪能夠察覺這個關鍵,那麽他便有了與李治壹較高下的條件……
  未來的皇儲,更加不好判斷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