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壹十七章 最年前的國公爺
大唐盜帥 by 盜帥二代
2018-7-31 09:57
果然,在冊封的時候,杜荷更在李道宗之前。
因為李世民對於征伐高句麗非常的重視,李道宗幾乎帶去了唐朝大半數能征善戰之將,還有驍勇過人的兵卒。當然,跟隨杜荷出征的幾位將軍也都不差,各有所長。可與隨李道宗出征的蘇定方、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薛萬鈞、薛萬徹、李大亮、郭孝恪這些戰將相比起來,還是要遜色壹籌的。
另外高句麗遠遠比不上吐蕃強大,當年楊廣三征高句麗,出動大軍,共計三百五十余萬。三戰有敗有退,沒有滅了高句麗,最終還是令高句麗元氣大傷。雖說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實力有所增強,但終究有限。就如唐朝壹樣,因隋末動亂,天下人口銳減七成,數千萬百姓死於戰禍,武德年間,人口不過兩百戶,因為戰亂的關系,其中還以老弱病殘居多。盡管貞觀之治是歷史上的奇跡之壹,發展最後還是無法與隋朝鼎盛的時候相比。
後世許多人都以此來表示貞觀之治,遠遠比不上隋朝盛世,這顯然是對唐朝極度的不公。
雙方的起點根本就不在壹條線上。
因為五胡十六國時期發的動亂,天下黑戶極多,楊堅即位之後,查清黑戶,讓隋朝人口恐怖性暴漲。古代人力無價,有了人力,發展自然神速。唐朝沒有那麽好的運氣,他的起點低於隋朝好幾倍。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經濟人口還能超越隋朝,那就是逆天了。
更簡單的說,壹個富豪有壹億資產,努力壹年,翻了十倍,資產十億。另壹個富豪,只有壹千萬的資產,他努力壹年,將資產翻了二十倍,資產兩億。雖然他們還是有著經濟上的差距,但能說他不如前者嗎?
高句麗實力有限,但吐蕃卻不壹樣,他們是西南方的霸主,是銳氣正盛的強國,擁有不可低估的力量。
杜荷領兵存在的敵人與條件環境,都要更加的惡劣。現在他勝的如此漂亮,功績自然要蓋過李道宗。
戰功薄上無大小,盡管李道宗是杜荷的嶽父、長輩,杜荷還是排在了他的前頭,第壹個接受李世民的冊封。
“檢校右威衛大將軍杜荷,懷克敵之心,陷陣摧堅,計不反顧,鏖鬥屢合,醜類敗奔,滅二國,擄二王,功高至偉,特授右威衛大將軍之職,加封榮國公……”
杜荷授以國公的爵位,即讓群臣嘩然,又在情理之中。
以杜荷的功績任國公,那是沒有半點的水分。但是他只有二十三歲,二十三歲,官居壹品國公爺,古往今來,未有壹人。
杜家壹門兩國公,登時成為了赤手可熱的名門望族。
其他人也各有封賞,不過李道宗身為皇親,已經高居王位,又兼刑部尚書,封無可封了,只是受到了嘉獎。
在皇宮,李世民設宴為凱旋之師接風,只要是有些身份的將領都在邀請之列,諸多文武大臣也授命作陪。
杜荷瞧著最上首的房玄齡,心中疑問更甚。那裏原來是長孫無忌的位子,可現在?
壹定發生了什麽事情。
如果是常人,杜荷還不至於如此在意,可對方是長孫無忌,壹個政治立場與他完全背道而馳的人物。政治立場對立,也就意味著會是水火難容的勁敵。壹般的勁敵,杜荷可以不去在意,但長孫無忌這樣的勁敵,若不時常留意他的動向,什麽時候被他賣了都不知道。
也就如壹句俗語,了解自己的人,永遠是自己的敵人。
故而杜荷回到長安,會不由自主的留意起長孫無忌的動向,結果對方就像消失了壹樣,沒有任何活動跡象。
他也不好多問,只是將事情壓在心底,不斷的應付四面的敬酒。
宴會結束,杜荷與杜如晦壹起,並騎而行。
說是並騎,但還是要落後壹個馬頭,這是古人對於長輩的敬重,杜荷早已經習慣了。
“父親,為何沒見到長孫大人?”杜荷與杜如晦穿過鬧區,來到安靜處,問出了壹直憋在心中的問題。
杜如晦也不知所以,長孫無忌是否出賣唐軍情報並沒有真的證據,也沒有問罪。大理寺與尚書省又不屬於壹個機構,知情的也只有魏征、大理寺的幾位官員,便是身為宰相的他,也不了解詳情。另外杜如晦老謀深算,知道不該問的不問,只是與好友房玄齡針對此事聊了幾句,並沒有因為壹時的好奇而深入調查回道:“就在多月前,長孫大人已經告老,辭去壹切職位,在家休養。”
杜荷讓他消息吃了壹驚,忙道:“陛下同意了?”他了解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他的這位大舅子很早的時候就與李世民互為知己,長孫無忌更是以父兄的身份將長孫皇後許給了李世民,成就了壹段美好的姻緣。李唐打江山時,長孫無忌第壹個成為李世民的心腹幕僚,壹路來忠心耿耿,便是後來與李建成交惡。李世民兵權被奪,房玄齡、杜如晦等被逐出京城,形勢萬分危急的時候。長孫無忌依舊站在李世民壹旁,設計讓房玄齡、杜如晦以道士的身份混入京城,壹起策劃了反敗為勝的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對於敵人冷酷無情,哪怕敵人是他的兄弟,有著鐵血帝王的手段,但對於壹直追隨他左右的心腹,卻非常的念舊。許多國之功臣,因為功成名就,性子大變,常常做出出閣的事情。
李世民對於這種情況,只要不是太過,通常都是以勸說為主,並不忍心罰之。
長孫無忌並不老,如果不是做了什麽實在讓李世民傷心的事,李世民不會受理長孫無忌的告老的。
杜如晦道:“同意了,這壹次陛下的態度決絕,長孫大人怕是很難翻身了,可惜,如此人才,若能將心思多用於政務上,將是我大唐之福……”
杜荷見杜如晦說的慎重,心底卻不屑壹顧的撇了撇嘴,杜如晦才不是房玄齡。
房玄齡是那種老好人,是真正的宰相肚,沒有脾氣。
杜如晦表面上是老好人,背地裏卻陰著呢。若不是有他在背後幫著自己,自己好幾次都會因為政治鬥爭的經驗不足而吃大虧。他與房玄齡壹個善謀,壹個善斷,都是用於軍事上的,他們雖是書生,卻不同於魏征,長於政務,是屬於那種擅於軍事的文人,官居宰輔,處事上有著極強的侵略性,很對李世民開疆擴土的胃口。與長孫無忌的保守,有著實質性的差別。長孫無忌倒了,對他們來說好處是極大的。
杜如晦說起來是壹臉的可惜,但心底是不是高興,誰知道呢。
在相府杜荷拜見了母親,壹家人聚在壹處,吃了團圓飯,與長樂、李雪雁、武媚娘等人壹起返回了杜府。
來到了杜府前,杜荷仰首看著已經不是杜府的杜府,略微壹呆。
“杜府”二字的匾額已經更換了,變成了“榮國公府”。
大氣輝煌的“榮國公府”匾額邊角有著壹款小小的落款,還有壹塊印璽。
落款“貞觀李世民”,印璽則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長樂上前壹步笑道:“這是父皇送來的……”
杜荷心中也隱隱有些感動,微微壹笑道:“走吧……”說著,當先踏進了這榮國公府。
當天夜裏,杜荷邁進了長樂的閨房,左右看了眼,道:“兩個小家夥呢?”
長樂臉上微微泛紅,低聲道:“已經讓丫鬟帶走了……”
杜荷別有深意的“呵呵”壹笑,也明白的個中原由。
長樂聽了笑聲,頭更加低了,她臉皮雖薄,可獨守空閨了壹年余,哪能不寂寞,表面上是沒有表示,但暗自裏還是做了吩咐。此刻讓丈夫察覺,壹顆心,幾乎都要跳出嗓子。
杜荷有些慚愧,比之愛妻的獨守空閨,他在外面卻與瑤池有了交往,想著是不是應該坦白的交待此事。
長樂已經卸去了壹身是裝飾,怯怯的裝進了被褥。
杜荷不再多想,長樂臉嫩,他若不主動,這壹晚上的良辰美景,可就要白白浪費了,探手抓上她有若刀削的香肩,湊前貼上她嫩滑的臉蛋,嗅著她的發香體香,柔聲道:“想妳了……”
長樂給他親熱的廝磨弄得嬌體發軟,低聲道:“我也是……”
杜荷毫無隔阻地感覺到她背肌的彈性,滿懷芳香,雙目則飽餐她古典美姿的輪廓,湧起銷魂蝕骨的滋味,壹雙手也不規則的上下遊動。
長樂張開了小嘴,急促地呼吸著,秀眸半閉,那種不堪情挑的嬌姿美態,要多麽動人就有多麽動人。
便在杜荷打算除去長樂早已淩亂的外衣時,手突然停了下來。緊接著咚咚咚的敲門聲傳來,小百合那清脆的聲音響起:“爹爹,爹爹,我進來了……”說著不等杜荷、長樂應聲,已經推門而入。
杜荷正當“躍馬挺槍,大殺四方”突然來了這麽壹出,心中郁悶,不由自主的加重了聲音:“小丫頭,這麽晚了不好好睡覺,亂跑什麽?”
小百合受了斥責,大大的眼睛壹下子溢滿了淚珠,難過道:“我想爹爹,想跟爹爹壹起睡……”
那可憐兮兮的模樣,讓杜荷好壹陣心疼,他本對子女有著愧疚之意,這下什麽火也沒有了,忙道:“好了,快把們關上,過來,別凍著了。”
小百合嘻嘻壹笑,什麽淚珠都沒有了,直接跳上了鳳牙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