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壹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壹擊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2

  足足三位侯爵下獄,既有水師,又有步兵……這個規模已經很讓人不寒而栗了。
  大明的國公級勛貴並不多,稍微梳理下就知道了。目前在京的,只有徐達、常遇春,還有李善長。
  徐達是武臣表率,公認的帥才,清廉自守,無話可說。常遇春自從女兒嫁給了朱標之後,也知道常家下壹代不需要擔心,他更加愛惜羽毛。而且常遇春這人有個好處,他對朱元璋有種近乎瘋狂的忠誠,這壹點就連老朱的小夥伴們都比不上。
  除了他們倆,武將當中,還有湯和跟胡大海兩個,湯和目前在巴蜀,處理滅亡大夏之後的各種事宜,忙得不可開交。
  無論如何,湯和都是最可靠的。
  胡大海就更不用說了。
  事實上能進入他們這個層次,無壹例外,都是人品能力,經得起考驗。而且這幾個人都是朱元璋的心腹,同時跟張希孟關系也很密切。
  對了,還有兩個人也有國公的身份,那就是朱文正和李文忠,這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壹直在北平,就在張希孟的眼皮子底下。
  所以怎麽算,國公壹級的人物,至少現在這壹些國公,都不會有什麽問題。
  既然如此,牽連到三位侯爺,就已經是捅破天的事情了,尤其是水師兩位侯爺悉數被抓,只怕從此之後,水師要壹蹶不振了。
  應天朝野,戰戰兢兢。
  幾乎所有人都惶惶不安,生怕把自己牽連進去。
  而就在這壹片淒風苦雨之中,李善長手裏攥著壹封密信,獨坐在昏暗的燭火下面……挑動的火光,把老李的身影映襯在雪白的墻面上,火苗突突,老李的身影也猶如鬼魅壹般,扭曲跳躍。
  這位被評為“半個棋手”的大明左相,可不像看起來那麽人畜無害。
  說個笑話,老李曾經還認真想過,怎麽扳倒張希孟!
  其中水師就是老李的目標之壹。
  不過壹番徹查之後,李善長無奈發現,張希孟的確跟水師沒有私下的來往……他也只能徒呼奈何。
  老李還查過度支局,查過翰林院……反正張希孟管過的衙門,他都暗中調查過。
  很讓老李無奈的是,張希孟的確是清清白白,沒有任何把柄。
  這就是所謂無欲則剛吧!
  張希孟本身沒什麽事情,又不結黨營私,以他在陛下和皇後身前的地位,李善長想跟他鬥,那是癡心妄想。
  不過這壹番私下裏的調查,也讓李善長明白了壹個道理。
  要想在大明朝堂上安然無恙,就該學張希孟,至少先把自己摘出來,別跟那些趕著找死的貨糾纏在壹起。
  但是李善長這人,到底和張希孟還不壹樣,他雖然約束自己,不明著摻和,不落人口實,但有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他還是門清的。
  就比如他手裏這封信,是原禦史劉炳的兒子寫給老李的,其中字字泣血,向李善長揭示了壹個案子。
  他爹劉炳,在唐陸之案以後,曾經受命暗中調查水師的事情……可不是沒過兩個月,劉炳突然染病死了,據說是水土不服。
  彼時禦史臺也派人吊唁過,確定是病死的。
  這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但這封信上,卻給出了另壹個答案,禦史劉炳是被人害死的……他死的時候,臉色鐵青,身軀佝僂,甚至有血漿從皮膚滲出,淒慘恐怖無比。
  據說是用最毒的幾種蛇毒,害死了這位禦史大人。
  只是讓人沒有料想不到的,前來吊唁的禦史臺官員,竟然無視這些情況,還說什麽外喪鬼不能回京。
  匆匆把劉炳給埋了。
  既然禦史臺自己都認為沒事,其他人又何必多事呢?
  只是劉炳的兒子,壹直不甘心老爹就那麽稀裏糊塗,淒慘死去。
  他四處告發,到處給人寫信,希望替父鳴冤。
  結果他又被抓了,足足關了三年,在獄中幾乎是九死壹生,好容易熬了出來,他又接著上告,完全是不死不休的架勢。
  誰也不知道老李是怎麽知道這事的,不過他壹直引而不發,也著實沈著老練。
  水師的事情,不可能沒人幫忙。
  有人盛傳張希孟,但如果張希孟是冤枉的,誰的嫌疑更大呢?
  錦衣衛這邊雖然能監察百官,但朱元璋輕易不願意放他們出來,畢竟錦衣衛動手,那就是要血流成河的。
  除此之外,像五軍都督府,兵部,度支局……似乎都能管到壹些水師的事情,但又隔靴搔癢,沒法觸及核心。
  弄來弄去,水師真的好像成了壹個小王國,誰也插手不進去,完全變成了廖家和俞家的私兵。
  不過說這話也不完全,還有個衙門,能管到他們,那就是禦史臺!
  李善長反復權衡,再三思量,他把心思都放在了楊憲身上。
  毫無疑問,楊憲是野心勃勃,壹直打算取代李善長的。
  楊憲管著禦史臺,他放縱水師,甚至跟水師的那些人勾結在壹起,好處非常明顯。
  水師倒賣物資,走私財貨……這裏面的利益不消多說。
  楊憲為了拉攏官吏,也要花錢,而且還不是小錢。
  他跟水師聯手,簡直是珠聯璧合!
  而且此前楊憲就有拉攏勛貴的心思……只是沒有想到,他居然放過了那幫淮西諸將,而是從水師下手!
  厲害!
  果然厲害!
  李善長嘴角上翹,忍不住露出了壹個得意的笑容,雖然說楊憲等人後生可畏,但論起老辣,畢竟不是自己的對手。
  耐心等待,到底是等到了天賜良機。
  壹想到這裏,李善長簡直想大笑三聲。不過老李還是忍住了,只要敵人沒有徹底完蛋,就不要得意忘形。
  自己這壹把年紀了,沒有絕對斬草除根的把握,就更不要給子孫後代惹禍。
  老李再次思量權衡,壹直到了後半夜,才草草休息,等天亮了,他又坐上馬車,前往中書省。
  李善長剛到朱元璋的旨意就來了。
  除了老李之外,還有汪廣洋、胡惟庸、羅復仁、楊憲等等官吏,壹起前往宮中,拜見老朱。
  等李善長帶頭行禮之後,大家夥擡頭看去,發現朱元璋臉色鐵青,牙齒咬得咯咯響,太陽穴上的青筋都繃起來!
  “無恥之尤!”老朱破口大罵,“這是大明的水師嗎?分明是壹群土匪,他們還當是在巢湖做水賊嗎?他們把大明的國法放在哪裏?販賣軍糧,已經說了多少次了!從應天到北平,凡是碰到軍糧的案子,都沒有客氣的!他們倒好,不但販賣,還賣給了倭國!可惡!”
  朱元璋霹靂火似的,壹頓臭罵,大家夥聽得戰戰兢兢,卻也大為震撼。
  這幫水師的人,還真是夠厲害的。
  走私軍糧是最基本的事情,他們還盜賣了不少兵器,其中甚至包括火器。
  反正在大海之上,風高浪急,只要說落到了海裏,也就沒人查了。
  倭國正在高麗的南部,雙方鏖戰,很需要這些大殺器。
  當然了,他們也不只是往外賣,他們還運了不少東西回來。
  比如倭國盛產的硫磺,扇子,也包括金銀!
  另外他們還販賣了不少高麗女子!
  沒錯,大明移風易俗,不許任何形式的人口買賣,他們就開拓海外市場,趁機大撈壹筆!
  面對此情此景,朱元璋已經是無話可說了。
  爛透了!
  當真是從上到下,全都爛透了。
  或者幹脆點說,水師脫胎自巢湖水賊,馬步諸軍經過了這麽多整頓,已經大為改觀。
  可是水師壹直缺少整頓,也沒有妥當的辦法,壹直這麽延續下來,前後十多年,結果可想而知。
  僅僅是初步徹查,就已經觸目驚心。
  “現在這個案子太大了,牽連的人也太多了,光是壹個錦衣衛,很難辦得妥當,必須從其他衙門,抽調得力幹將。”
  朱元璋看了看,就說道:“刑部,大理寺,包括五軍都督府,各自抽調壹批人,嚴查水師的問題!”
  面對老朱的點名,包括徐達在內,全都壹起站出來,躬身領命。
  隨後老朱又把目光落在了楊憲身上。
  “這種事情,妳們禦史臺應該很有經驗,怎麽樣,有沒有把握,把案子辦好?”
  楊憲壹怔,連忙站出來,躬身施禮,感激涕零,“陛下願意讓禦史臺領辦此案,臣必定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朱元璋微微頷首,如果楊憲能把這個案子辦好,調他進入中書省,掛參知政事銜,預備接替李善長,也還是不錯的。
  畢竟老李白發蒼蒼,年紀大了,必須做出安排了。
  其他眾人也都明白,屬於楊憲的機會來了,只要把這個案子辦好,必定名揚天下,拜相之日,也近在眼前。
  有幾個人還偷眼看了看李善長,心說老李啊,妳到底要落幕了,總算不用看妳這張老臉了。
  可就在大家夥思量的時候,李善長突然向前走了壹步。
  “啟奏陛下,此案交給禦史臺,未必妥當,老臣以為,楊憲應該回避!”
  這話壹出,所有人都怔住了,什麽意思?
  楊憲更是瞪大眼睛,李善長,妳要跟我撕破臉不成?
  朱元璋更是面色凝重,自己想任用楊憲,老李卻直接反對,他什麽時候,這麽大膽子了?
  只見李善長不慌不忙道:“上位,禦史臺在幾年前,已經查過了水師的案子,但是負責此事的禦史劉炳離奇死去,案子就不了了之,讓禦史臺繼續領辦,老臣唯恐力有未逮啊!”
  此話壹出,楊憲都吃了壹驚,“李相公,劉炳是水土不服,染了惡疾去世,這事人盡皆知啊!”
  李善長笑道:“老夫也沒說別的,就是覺得上壹次禦史臺辦案不利,那麽大的弊端,沒有查出來,似乎不適合繼續查辦!”
  楊憲還想爭辯,這時候朱元璋卻已經若有所思,他低聲道:“既然李先生說了,那就讓中書省領頭,把這個案子給咱辦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