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妳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2

  朱標坐在椅子上,許久不言,其實當孫炎和宋濂將事情點破,他已經明白了怎麽回事……其實這事情在朝中,至少在政事堂,不是什麽秘密。
  而且歸結起來,還跟張庶寧有關系。
  這位張家老大,壹心撲在教化上面,有些時候,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但是他做的事情,確確實實,在改變著大明朝。
  就拿西南三省設立考點來說,濟民學堂跟進了,其他幾個學堂肯定要跟進。另外西北諸省,也嚷嚷著要比照辦理。
  根據劉三吾的承諾,各省都要增加名額,相應的江西等地的學生就要削減。
  再往前數,彼時張庶寧第壹次為了學生發聲,是幫著窮苦子弟發聲,自此之後,大批的師範學堂建立,窮苦學生入學比例,大大增加了。
  這些年下來,南北學生入學的比例,差不多四六分,即北方四,南方六,而富貴子弟和普通人子弟,更是出現了二八分的狀況,即富人兩成,窮人八成。
  其實這個比例,富人依舊占據了優勢,畢竟他們的人數在所有人當中,只怕也就百分之壹,能拿走兩成名額,已經是非常僥幸了。
  但是人家不答應啊,畢竟在宋朝,人家可是拿七八成的,唐朝更多,要是追溯到漢晉,那可是九品中正制的時候,妳們這些窮鬼根本沒有半點機會!
  而現在窮苦人不光拿走了八成,還有愈演愈烈地態勢,如果讓他們拿到了九成,甚至更多,這個世道會變成什麽樣子?
  簡直不敢想!
  “爹,我似乎想明白了。”
  張承天坐在了張希孟的對面,今天的小胖子顯得很凝重認真。
  張希孟眉頭挑了挑,笑道:“說吧,我看看妳弄明白了什麽!”
  “父親,我覺得陳迪還是想保住家業,和他壹樣想的人,還有許多……因為他們感覺到了威脅!”
  “為什麽?”張希孟淡淡問道。
  “因為他們的子弟不能通過恩蔭入仕,要想參加科舉考試,又要和那麽多窮苦子弟競爭,他們考進官場的幾率不高。久而久之,在朝堂上,貧家子弟也會占據極大的比例。”
  張希孟略沈吟,竟然笑道:“繼續講,我聽著呢!”
  張承天仿佛受到了什麽鼓舞,繼續說道:“沒有那麽多人在官場,也沒法享有權柄,他們自然會憂心忡忡,生怕朝廷什麽時候,仿效均田之法,再行均貧富之策,所以他們才會對國初的種種措施,那麽敵視!”
  張希孟笑了,“妳說的不無道理,但是我想問妳,妳又是怎麽看的?”
  “我?我想吃雞絲餛飩,我想吃烤鴨子,至於別的,沒什麽興趣!”張承天突然笑道:“爹,妳說有朝壹日,張家子弟變得平平平無奇,妳會怎麽想?”
  “我?我求之不得!”張希孟笑道:“不管是妳,還是妳大哥,或者是妳的三弟、四弟,我都希望妳們走出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放眼天下,心懷蒼生。做什麽都好,唯獨別想著延續張家的輝煌,什麽延續家業,四世三公,我是半點興趣也沒有。在朝中,我沒有私黨,落到妳們身上,我也沒給妳們經營什麽關系人脈。包括妳這個指揮使,還是陛下給的。為父想什麽,妳應該清楚了。”
  張承天突然咧嘴壹笑,“孩兒當然明白,只不過天下間,像您老這麽想的人,還是太少了。不管是秦漢,還是唐宋。壹人為官,子孫得到恩蔭,門生故吏,盤踞朝堂,所以他們不擔心家產,也不擔心家族。可是到了當下,卻沒法不在乎。”
  小胖子終於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因為這些年大明朝廷進行了許多改革,例如恩蔭制,藩王制,包括朝中勛貴……種種改革的目的只有壹個,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公平!
  以張希孟的身份,兩個兒子也只是給了錦衣衛百戶,而且還是只領錢的那種。
  張庶寧擔任山長之後,張承天執掌拱衛司,也都放棄了。張家老三老四,包括日後的下壹代,都會失去恩蔭的可能。
  同時湯和主持的軍制改革,也在瘋狂削減勛貴的權柄,除了嫡長子繼承爵位之外,其他的孩子,都要和普通將士壹樣,需要讀書考試,才能進入軍中效力。
  至於藩王宗室,那就更不要說了,老朱做出的限制更多。
  宗室勛貴都被砍到了這個程度,普通文官就更不要說了。
  俸祿早就被張希孟砍了,剩下來的雖然能活著,但絕對沒法像宋朝活得那麽好。
  而且宋朝還有個習慣,動不動就恩蔭官員子弟,通常是壹人為官,雞犬升天。
  這麽多親族後輩,進入官場,自然而然,就形成壹股勢力,會努力保護家中利益,不許外人侵犯。
  有人或許要問,他們能保護得住嗎?
  即便是宋朝,也有不少貧寒子弟,難道他們就不會出手嗎?
  不會的!
  因為在宋朝,可能存在窮學生,但絕沒有窮進士。只要考上了,立刻顏如玉,黃金屋,車馬多,什麽都來了。
  成為進士,等於進入了士大夫圈子,自然能領到新手大禮包,搞不好還有榜下捉婿,連媳婦都有了。
  壹句話,人家迅速結成壹體,想撼動他們,無異於蚍蜉撼大樹!
  可是到了明朝,事情完全不壹樣了。
  壹方面是官員的特殊待遇瘋狂被砍,壹方面是無數的窮學生加入賽道,把官場卷到了極致。
  當了官,也就是比平常人穩定,有體面,有地位……至於其他,真的不多了。
  雖然僅僅如此,也能讓大多數年輕人玩命,但是和以往的法則,完全不同。像陳迪這種,二十年為官,以尚書銜致仕的重臣,他甚至沒有把握,能夠保住後代子孫的榮華富貴。
  不管上面怎麽想,做事的總是成千上萬的“卑微公器”,壹旦這裏面九成都是窮苦子弟,朝廷的政令會傾向於誰,不言自明!
  而且這事情已經有了端倪,要不然對遺產收稅,又是誰提出來的?
  新壹代的官員希望,既然要公平,那就要進行到底。
  教育公平,官吏不許恩蔭,宗室貴胄受到了限制……憑什麽財富就可以順順利利傳承?
  我們不是要搶劫,但交點稅,總沒有問題吧!
  這種事情,已經爭論了好幾年,就因為牽連太廣,操作起來也太麻煩,所以遲遲沒有結論。
  但是隨著老壹批臣子致仕,早晚還要捅出來。
  躲是躲不過的,那不如趁著還有點影響力,趕快輸出壹些想法,籠絡壹批支持的人,繼續這麽糾纏下去。
  只要再過些時候,老朱徹底退位,張太師也不再過問朝政,沒準還有挽回的機會……
  “爹,其實妳可放心的,有孩兒在,就算您老閉了眼睛,我也不會讓他們胡來的,放心!”張承天很認真安慰張希孟。
  結果他的腦門挨了壹個脆的!
  “幹嘛打我?”
  “妳說點好行不?妳爹我還沒死呢!再說了,妳小子也不掂量下自己的份量,妳跑去威脅太子,就算過問了?要是妳爹閉了眼睛,太子壹道旨意,就能把妳抓天牢去!”
  張承天目瞪口呆,他摸了摸腦袋,老爹似乎說的沒錯,可問題是他要怎麽操作才行啊?
  “爹,我知道太子是您的學生,也算是我的師兄。我不是想結黨營私,更沒有別的心思,我就是想知道,如果太子做錯了,或者他身邊有奸佞蠱惑,我,我該怎麽辦?”
  張希孟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眼皮微微低垂,足足過了好壹會兒,張希孟才緩緩道:“去開門吧,陛下要來了。”
  張承天壹怔,還沒明白怎麽回事,只是下意識站起,去迎接朱元璋。
  沒走幾步,張承天就聽到了急促的腳步聲,沒錯,咚咚有力,就是老朱!
  父親還真是了如指掌啊!
  啊!
  張承天似乎剎那之間,明白了老爹的意思……其實方法很簡單,就像張希孟對付朱元璋那樣,用綿密的大網,籠住老朱,讓老朱在關鍵的問題上,根本沒法甩開張希孟,同時呢,張希孟又不會威脅到天子權柄。
  這話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太難!
  古往今來,拋棄壹般君臣相得的例子,真正做到的,也就是張希孟壹人而已!
  難道我要接老爹的班兒?
  張承天渾身壹振,整個人都瞬間高大了。
  “臣見過陛下!”
  老朱只是掃了壹眼,就說道:“妳爹呢?”
  張承天連忙引著老朱過來,此時的張希孟已經準備好了貴州高山茶,給老朱倒了壹杯。
  “主公請用。”
  老朱深吸口氣,“咱過來也就不廢話了,先生,咱想問妳,人家辛辛苦苦,憑本事掙來的錢,父子傳承,天經地義,有什麽不妥的?而且現在已經有了商稅,每壹筆經營,都已經繳納了稅賦,為什麽還要再來壹次?且不說能不能征收上來,只是問妳壹句,道理何在?”
  張希孟哈哈大笑,“陛下,朝廷這些年,訂立規矩,制定法令,提供貸款,修橋鋪路……我們做了這麽多,還只是靠著自己的本事賺錢嗎?是大明成全了他們,沒有大明,這些人只怕遠沒有今日的產業!其次,大明保護財產在他的手裏,卻沒有保護財產世代傳承。妳想傳給下壹代,就需要和朝廷重新定下約定,也就是說,妳要拿出壹筆錢,朝廷才能保妳的財產平安傳承,不然的話,有什麽意外,朝廷可是不負責的!”
  朱元璋微微壹怔,下壹秒撫掌大笑,“先生高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