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下)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3
踏進朝堂了,說話不能再像以前那個農戶小子那樣隨心所欲。
跟鄉親們說錯了話,別人頂多送妳壹記白眼,跟皇帝陛下說錯了話,送的可就不止是白眼了,或許是壹柄加頸的鋼刀。
李素以前壹直抗拒做官,怕的就是那柄刀,沒有扯旗子造反的實力和勇氣,只能選擇遠離,如今稀裏糊塗進了朝堂,李素還是怕刀。
“小子不懂國事,不敢妄自胡言……”李素小心翼翼地道。
李世民的表情有點不高興了。
李素也覺得這句回答太敷衍,於是左思右想,想出壹句更敷衍的。
“是出兵還是扶持,小子剛才想了很久,想啊想啊,覺得出兵有出兵的道理,扶持也有扶持的道理,就如同進膳壹般,左邊是壹盤鹿肉,右邊是壹盤羊肉,吃鹿肉還是吃羊肉呢?這個……全看陛下的口味了。”
李世民臉色漸漸發黑,擱在桌案下的手時而握拳,時而化掌,招式變幻莫測,李素看得心驚肉跳。
這要換了是他李世民的某個兒子說這番話,怕是壹巴掌就乎過來了,然而面前這小子不是他生的,不熟,不好意思下手……
垂瞼深吸壹口氣,李世民用壹種近乎喃喃自語的聲音道:“嶺南道交州都督府尚缺長史壹名,這小子如此油滑,朕要不要把他外放到嶺南,讓他反省壹下呢?”
李素腦海裏迅速浮現出壹張大唐疆域地圖,飛速尋找交州的位置,然後頭皮壹炸,額頭冷汗簌簌而下。
真夠狠的,交州離後世的老撾只有幾百裏了,屬於蠻荒中的蠻荒,若被流放到那裏,還真不如在這大殿上壹頭撞死。
“啊!小子忽然對薛延陀之亂有了新的想法……”李素很識時務地轉了口風,同時心中產生壹種自厭情緒,非常痛恨自己的沒骨氣。
李世民皮笑肉不笑地瞥了他壹眼,目光像看著壹根不點不亮的蠟燭。
“哦?又有新想法了?甚善,盡管奏來。”李世民笑道,笑完神色壹收,拍了拍手,兩名宦官端著壹方矮桌匆匆行來,桌上擺好了紙筆,二人朝李世民施了壹禮,然後在殿側角落跪坐下來,壹名宦官鋪紙磨墨,另壹名宦官蘸墨懸筆停在白紙上方,眼睛壹動不動盯著李素,等著他開口。
李素暗驚,這是非常正式的君臣奏對模式,宦官記錄在紙上的每壹句話,將來都要收進帝王起居錄,實錄和正史之中的,千百年後,皇帝陛下與李素對話的每壹個字都將被無數後人學者翻閱研究。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李世民做了壹個錯誤的決定而導致大唐國運衰退,那麽千年後的學者們罵的就不止李世民壹人了,還得搭上個李素。
太客氣了,客氣得李素臉色發青,暗嘆口氣後,決定還是上點幹貨吧。
“陛下,小子以為,我大唐未到出兵的時機……”
李世民濃眉壹掀:“此話怎講?”
“薛延陀內亂,皆由可汗壹家而起,如今看似舉國皆亂,但並沒有亂到根子上,各部落首領才是薛延陀的中流砥柱,各部落首領亂了,薛延陀才是真的亂了,如今僅只真珠可汗壹家相殘,國內人心未散,只是分出了陣營,陣營只是暫時的,若遇外敵,他們會馬上放棄陣營,重新團結壹致對外,那時我大唐王師將會陷入壹個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壹眼,緩緩道:“細思之下,妳所言確有幾分道理,所以妳不贊成出兵?”
“是……”李素頓了頓,補充道:“不算不贊成,自平滅東突厥後,我大唐王師幾乎百戰百勝,若出兵薛延陀,此戰必勝,只是明明可以靠計謀消耗彼國國力,沒必要用我關中萬千青壯子弟的性命去換這場勝利,故,大唐出兵不算失策,但小子以為卻是下策……”
李世民的表情越來越有趣了,眼睛壹眨不眨盯著他,笑道:“妳既說是下策,想來妳胸壑之中必有上策,且與朕道來,此關國運,不可輕慢!”
李素舔了舔幹枯的嘴唇,道:“是,小子以為……扶持薛延陀可汗之子,用間加速分化薛延陀國中部落首領,離間君臣之義,煽動部將作亂,刺殺,嫁禍,收買奸佞等等,這些手段數管齊下,再過半年,薛延陀之亂必無可挽救,那時我大唐王師出兵,可事半而功倍矣!”
李素笑了笑,很誠懇地順手拍上壹記馬屁:“陛下明見萬裏,小子觀今日薛延陀之亂,大唐用間手法精湛,其功不可沒,陛下遠見,高瞻遠矚,布局精妙,壹擊而中,時機力道恰到好處,小子萬分敬仰。”
李世民哈哈大笑,指了指正在奮筆疾書的宦官,道:“李家小子剛才這句不要記,臣子不要臉可以,朕不能不要臉……”
宦官面不改色,非常淡定地用筆往壹行字上壹劃拉,剛才那句馬屁從此被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李素:“……”
“嗯,李家小子,妳的意思是,朕可以選擇扶持壹個薛延陀王子,通過這個王子制約打壓可汗父子,逐步消耗薛延陀國力,甚至可以助其將真珠可汗取而代之,只消將這個王子握於手中,便算是將整個薛延陀國握於手中了?”
“陛下聖明。”
“真珠可汗有兩個兒子,嫡長子拔灼善謀穩重,次子突利失善勇暴虐,朕該選哪個用來扶持?”
“這就回到剛才的老問題了,壹邊是鹿肉,壹邊是羊肉……”
話沒說完,李素眼尖發現李世民的臉又黑了,於是果斷閉嘴。
李世民狠狠瞪了他壹眼,然後回過頭朝宦官道:“剛才這句不用記!”
宦官非常淡定地劃掉……又壹句神回復被抹去了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