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桃花村。   正是春季,靡靡細雨糾纏不休。   村如其名,村前村後各家院落以及周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三〇章 開門不見喜

寒門狀元 by 天子

2019-5-18 20:17

  沈溪在寧化開文學館蒙學班是數壹數二的優等生,但惠娘和周氏仍然擔心沈溪過不了府城首屈壹指的名師馮先生的考核,帶沈溪去拜師之前,先行送去了厚禮。
  馮先生同意考核沈溪的學問,但表示如果達不到他的要求,壹樣會拒絕,之後沈明鈞夫婦忐忑不安地帶著沈溪到了“學而學塾”。
  馮先生名叫馮逐,字話齊,四十出頭,給人的印象並無蒼老之感,也無嚴謹治學老學究的作派。他壹襲藍衫負手而立,頗有長者威儀,板起的面孔讓人有種望而生畏的感覺。
  沈明鈞恭恭敬敬地遞上名帖和拜師帖,馮話齊示意讓夫婦倆站到壹邊,轉而看著矮小的沈溪,聲音中帶著幾分嚴厲:“讀書人腰板要挺直,頭擡起來。”
  話說得幹凈簡練,並沒有老學究子曰詩雲出口成章的深奧,全是簡單質樸的白話。沈溪有些無所適從,面對老師不是應該弓著身子表示謙卑嗎?昂首挺胸算是個什麽事兒兒?
  見沈溪楞住,周氏趕緊提醒:“憨娃兒,快挺起胸,擡起頭。”
  沈溪只好照做,目光正好與馮先生審視的視線碰撞。不過聽從吩咐,他並沒有轉過頭,與馮先生對視了壹會兒。
  “不錯,這才是讀書人該有的樣子。”
  馮話齊收回視線,滿意地點了點頭,將負在身後的雙手亮了出來,原來這會兒他手上提著把戒尺。
  沈溪心想,就算馮話齊再嚴厲,也不能到見面就打的地步吧?
  馮話齊問過沈明鈞關於沈溪讀書的時間還有開蒙所學的書籍,沈明鈞不太懂,最後馮話齊問沈溪:“妳讀書壹年有余,讀了什麽書?”
  沈溪恭敬回答:“回先生,讀了《論語》。”
  “哦,算算時間,壹年也該學了全篇,還有別的嗎?”
  沈溪想了想,回答:“先生教過《孟子》其中幾篇。”
  “哦?”
  馮話齊略微驚訝,“學了全篇《論語》,正該學釋義,卻轉而教妳們《孟子》,這先生未免有些太過著急了。妳且講妳所學的《孟子》,背上壹篇來聽聽。”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沈溪依言背了,卻是《孟子》第壹篇《梁惠王》上,這壹篇篇幅很長,沈溪背的時候幾乎沒有停頓,吐字清晰,朗朗動聽。
  待沈溪背過之後,馮話齊滿意地點了點頭:“意思懂嗎?”
  沈溪不敢表現得太卓越,沒有絲毫遲疑便回答:“先生尚未教授。”
  馮話齊略微頷首,轉身來到案桌前,招呼壹聲:“過來,把妳剛才背的寫下來,能寫多少是多少。”
  沈溪走上前,按照馮話齊的吩咐把他背誦的內容逐字寫下來,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沒有寫得太快,也沒有寫得太好,字體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下筆略帶無力,但對於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已經非常難得。
  寫了大約壹刻鐘,沈溪已經寫下了大約兩百個字,馮話齊擺了擺手:“不用寫了,這學生,我收下了。”
  沈明鈞和周氏喜出望外,趕緊過來道謝,讓沈溪拜師敬茶,而後將束脩奉上。待拜師禮節過了,馮話齊道:“此子甚為聰慧,我打算讓他直接隨蒙學三年的學生同讀,二位不會有何意見吧?”
  沈明鈞和周氏大概聽明白了這是準備讓沈溪“跳級”,對於家長來說,肯定是希望孩子能更早接觸到高深些的知識,當然不會反對。
  馮話齊沒有讓沈溪馬上入學讀書,而是讓他回家準備壹下,等明天壹早再來學塾。
  拜師順利,周氏非常開心,回到藥鋪後壹直跟惠娘說拜師的細節。
  惠娘邊配藥邊笑盈盈聽著,說到壹半周氏突然發覺哪裏不對,看著沈溪問道:“憨娃兒,先生讓妳默寫東西,為何寫了沒多久就讓妳停下了?”
  沈溪隨口回答:“大約先生覺得篇幅太長,寫壹段就可以了吧。”
  “這先生也太投機取巧了,既然背都背了,就幹脆寫完唄。居然還讓妳跟著蒙學三年的娃子壹起讀書,回頭妳跟不上進度怎麽辦?”周氏嘴裏又開始抱怨。
  沈溪道:“娘,您要是覺得不妥,先前為何不提?”
  “這不是想讓妳早些有出息嗎?跟著那些大壹點兒的孩子壹起上學,以後他們十五六歲考秀才,妳十二三歲就能去,多好?”
  周氏臉上掛著笑容,好像在憧憬沈溪年少有為。
  惠娘笑著說道:“姐姐,這事兒不能操之過急,若是拔苗助長,反倒會害了小郎。不過,這些都要看先生如何安排了,就怕小郎跟不上進度,進而厭倦上學。”
  “他要是不認真學,看我不打他……憨娃兒,以後認真聽講知道嗎?不懂的就問先生,我最擔心這府城的先生不認真教……哎呀,不行不行,回頭再送些禮過去,禮多人不怪嘛……”
  第二天壹大早,沈明鈞送沈溪去學塾讀書。
  學塾離家不遠,走兩條街就到了。等到了地方,馮話齊親自帶沈溪到教室。
  或許是實行精英化教育的原因,馮話齊的學塾比之寧化蘇雲鐘的學塾小許多,這樣壹來學生就不用分開讀書了,全部人都擠在壹個大房子裏,不同年齡段的人分在不同區域,壹部分學生面南而坐,另壹部分學生面北而坐。
  跟蘇雲鐘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層次的班級不同,馮話齊把學生分得更為細致。
  沈溪所在的是第三列,這壹列依舊屬於初蒙學的層次,需要面南而坐,前後跟他差不多程度的學生有十幾個,歲數都比他大上兩三歲。對於孩童來說,壹歲光景都能長不小個頭,沈溪在這列人中身高最矮,但他的座位卻落在最後。當然,如果換個方向,那他就是第壹排了。
  上課鐘聲敲響,馮話齊第壹件事情便是把沈溪的課本發下來,除了之前沈溪學過的《論語》上下篇,還有《中庸》和《大學》,但沒有《孟子》。
  馮話齊先讓面北而坐的學生溫習功課,他坐到了南邊,開始教授那些初蒙學的學生讀《論語》,目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已經學到了《論語》第七篇《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他念壹遍然後讓學生跟著念,連續念兩遍後便停了下來,讓學生自行默誦。
  隨後,馮話齊便開始教年齡較大的學生,其中就包括插班生沈溪。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出成教於國……”
  這回卻是從《大學》中段開始教起。
  若沈溪不知道《大學》的內容,聽馮話齊誦讀肯定會雲裏霧裏,恐怕連這壹段話在書裏哪個位置都找不到。但沈溪對於《大學》早就了然於胸,很快便翻到馮話齊教授的這壹頁,跟著念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