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桃花村。   正是春季,靡靡細雨糾纏不休。   村如其名,村前村後各家院落以及周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

寒門狀元 by 天子

2019-5-18 20:21

  “大人,如何是好?土木堡裏全都是逃難的百姓!”
  把總劉序帶人前去查探壹番,回來後報告說進入城堡的士兵已被難民堵在土木堡西側入口。
  難民不知道為什麽突然來了這麽多官軍,很多人凍餓交加,見到官軍他們沒多少恐懼,居然湧上來討要吃食。
  如此壹來,官軍無法入城,火炮、火銃、彈藥以及糧草等輜重無法運到城內,在沒有槍炮參與協防的情況下,若韃靼人突然殺至,絲毫抵抗的能力都沒有。
  胡嵩躍抽出佩刀,怒喝:“大人,您下令,屬下這就去殺出壹條血路!”
  沈溪怒罵:“有什麽火氣,去沖著韃靼人,對大明百姓撒野算男人嗎?讓騎兵從土木堡北部和南部城門沖進去,下馬後迅設置路障,控制各主要路口,然後讓隊伍分流,從北門和南門進去!”
  土木堡內難民是堵住了城門洞,但只是城西這片區域人流相對較多,加上進城士兵不讓,導致城門被堵塞,甚至生糾紛。
  壹眾孬兵光顧著進城避難,加上他們平日就喜歡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揚威,對付這些難民他們更絲毫不會客氣。
  沈溪現在只能讓騎兵繞道從難民背後進城,將通道打開。
  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心慈手軟放糧食,否則各處難民聽聞,會壹窩蜂跟著官兵跑,那時候城塞更進不去了。
  光是城門就足足堵塞半個時辰,沈溪看了看天色,這會兒已經過了正午,日頭開始西斜,沈溪知道再不進城恐怕會有麻煩,如今已有多批斥候傳報,韃靼人距離土木堡的距離愈近了。
  隨著南北城門疏通,士兵們蜂擁而入。
  與此同時,前頭抵達的輜重兵開始在土木堡內放糧食,擁擠在西門的難民聽到消息後開始往土木堡中心聚集,沒過多久城門便恢復了暢通。
  士兵悉數進城,沈溪剛松了壹口氣,但還沒等他上城墻部署佛朗機炮,壹個不好的消息傳來。
  奉命調查土木堡情況的斥候回稟:“大人,土木堡城塞壹丈左右的缺口有八處,三尺左右的缺口大概有二十余處,城北、城東兩處城門無完整門板,請您示下!”
  沈溪未置可否,胡嵩躍怒道:“這是什麽鳥地方,城門連門板都沒有,怎麽駐防?壹丈以上的缺口就有八處,若韃靼人強行破城,城塞豈有守住之理?”
  沈溪嘴角浮現個諱莫如深的笑容,心想:“城墻只是有幾個缺口,四個城門少兩扇門板,就當是什麽大驚小怪的事情,這跟城中沒有水源相比,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深知歷史的沈溪,對土木堡周邊環境較為熟悉,當年土木堡之變,英宗率領的親征大軍便駐紮在土木堡,因為土木堡地勢較高,水源斷絕,挖井兩丈也見不到水,而土木堡周邊最近的水源地,是在土木堡城南十五裏開外。
  當初瓦剌人假意撤兵,讓明朝官兵出土木堡補充水源,結果饑渴的明軍到了河邊,壹擁而上補水時,瓦剌人突然從側翼殺出,令大明官兵落得幾乎全軍覆沒的慘況,最後連皇帝都被人擄掠去了。
  如今駐兵土木堡,將遇到跟當初土木堡之變壹樣的窘況,那就是缺水。至於城堡中有幾個破口的問題,那都不叫事,沈溪巴不得韃靼人主動從缺口處起攻擊,這樣能充分揮火炮和火銃的作用,甚至有希望反敗為勝。
  如果韃靼人圍城不打,那他就無計可施,讓士兵們渴上個三四天,沒戰死先渴死了。
  為了不打擊軍心士氣,沈溪暫且不提水源的問題,只是下令讓士兵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水袋,先保證最基本的飲用水需求。
  至於牲畜飲水則直接掐斷,人都快沒水喝了,牲畜這會兒派不上大用場,渴極了殺牲口放血喝都是有可能的。
  “傳令三軍,對有缺口的地方稍作修補,城門壹定要補上,在城塞內外找尋樹木,讓民夫砍伐制作!”沈溪道。
  因為準備戰鬥的時間不多,沈溪不敢確定韃靼騎兵幾時會來,原本就是壹座幾近廢棄的城池,想以此來作為屏障的確太過難為人。
  沈溪如今只能死馬當成活馬醫,有壹線生機就要盡最大努力,說不定韃靼派來追擊的騎兵只有不到壹千騎呢?
  只要韃靼人不具備圍城能力,那沈溪感覺這壹戰的勝算可以提高壹兩成,沈溪預估過,壹旦韃靼騎兵數量過兩千,就只能寄希望於來犯的韃靼將領犯錯,否則只憑紙面上的戰力,明軍無絲毫勝算。
  太陽壹點點西斜,沈溪登上西城城頭,第壹時間指揮人手將二十門佛郎機火炮架好。土木堡南北段城墻壹裏,東西二裏,規模不是很大,城塞中聚集大批難民,準備時間倉促,沈溪壹時間有些焦頭爛額。
  偏偏還有各種事情麻煩他,壹樁樁壹件件全會匯聚到他面前:“大人,城塞中無樹木,附近倒是有壹些,但壹時間難以釘成門板,城門只能暫時用樹枝堵上!”
  “大人,城北又有大批難民入城,這些難民是從宣府方向過來!”
  “大人,韃子騎兵已經來了,您看……前面天空煙塵遮天蔽日,那是群馬奔馳激起的揚塵!”
  ……
  沈溪感覺自己的腦袋都快炸開了,但當他聽到韃靼騎兵到來的消息時,依然不自覺地擡起頭來,看向西方官路的方向。
  面向西邊的土木堡城墻有七米高,居高遠眺,可以清晰地辨認出韃靼騎兵揚起的塵沙,韃靼人的前鋒距離土木堡大約只有五六裏的樣子,但目前僅僅只有西城墻上架起了火炮,北、東、南三面城墻處於不設防的狀態。
  城中弓弩手和箭矢缺少,平日訓練的那些火銃手也沒來得及集中,加上城門洞開,怎麽看形勢怎麽惡劣。
  如果韃靼人抵達後第壹時間從其余三個方向攻城,沈溪沒有任何辦法應對。
  好在有壹點,韃靼人不清楚土木堡的情況。
  如果換作是瓦剌人,他們或許還對土木堡有所了解,可是韃靼人兵鋒卻從未染指過土木堡。
  “全軍準備!”
  京營兵原本懶散而松垮,但如今刀架在脖子上了,他們也知道現在當逃兵唯壹下場便是窩囊地死去,只能在城中準備迎戰。
  火銃兵在城中集結,而刀盾兵則拖著自己的家當上了城頭,結果現這裏的城墻連個城垛都沒有,只是土墻,如果被韃靼人亂箭射上城頭,連個躲避的地方都沒有,壹個個頓時打起了退堂鼓。
  此時沈溪已將二十門火炮架設好,好在之前連同炮手壹起從居庸關要了過來,再加上沿途從民夫中征募了壹批填裝手壹同進行訓練,否則現在才重新手把手教導的話,沈溪恐怕連死的心都要有了。
  “記得,先將子銃填充好炮彈,放入母銃之重,等我令之後,才點燃火繩,步驟不能出錯!”
  由於火炮手和填充手臨陣經驗不足,沈溪作為主帥,在城頭再次充當教習,讓大家嚴格遵照日常訓練進行。
  韃靼人先頭部隊距離城塞越來越近,終於,韃靼人在距離城塞大約三裏的地方停了下來,沈溪從懷裏摸出自己在東南沿海平匪時使用的自制望遠鏡,往遠處看了看,現韃靼人數量不多,似乎只有三四百騎的模樣。
  此時有眼尖的士兵也覺了敵人的底細,把總朱烈瞪著大眼仔細看了看,無比氣惱地說道:“不過三五百的韃子,居然趕著我們跑了壹路,實在可氣,沈大人,不若派兵去將他們殲滅!”
  沈溪冷聲道:“胡將軍這是在主動請戰嗎?”
  朱烈口氣很大,但聽了沈溪的話,他不由咽了口唾沫,站在原地不敢吱聲了。
  就算只有三五百韃靼騎兵,也不是說擊敗就能擊敗的,關鍵在於沈溪麾下的騎兵數量太少,而且嚴重缺乏實戰經驗。
  與之相對應的,韃靼騎兵久經戰陣,三五百韃靼騎兵在平原上展開,在有足夠沖鋒距離的情況下,擊垮壹兩千腰挎長刀手持盾牌的大明步兵絕對不成問題,更何況這還不是邊軍步兵,而是壹向疲弱的京營兵。
  就算沈溪有傾巢而出取勝的把握,他也不會這麽做,因為韃靼人先頭兵馬到了,後續人馬相隔不會太遠。
  韃靼人行軍講究前後呼應,等這邊戰事進行到壹半,後續韃靼騎兵不用太多,再有三五百騎,那明朝兵馬終歸要落敗。
  沈溪將望遠鏡揣回懷裏,道:“韃靼人的前鋒兵馬不多,這是好事……韃靼人應該不會貿然攻城,繼續加固城塞!”
  如今既然已進入土木堡,沈溪說什麽都不會貿然攻出去,有火炮,有城塞,手裏加上民夫還有八千人,土木堡內的防守力量不可謂不強大。
  在沈溪眼裏,韃靼人絕對是帶著仇恨而來,要除掉自己而後快,或許會施展其並不擅長的攻城戰,那時候騎兵就揮不出應有的威力。
  沈溪在城頭看了壹會兒,確定韃靼主力暫且沒有到來,他沿著馬道下了城墻,準備去別的方向查看情況。
  “胡將軍,過來!”
  沈溪看了看天色,馬上夜幕就要降臨,他估摸入夜後戰事便打不起來了,現在該解決水源問題。
  “大人有何吩咐?”胡嵩躍壹臉不解地看著沈溪。
  沈溪道:“妳馬上搜集水袋,等入夜後派快馬往城南去,找到有小河的地方,運幾批水回來。切記,這批水很可能在未來幾天裏成為城內的生命源泉!”8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