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桃花村。   正是春季,靡靡細雨糾纏不休。   村如其名,村前村後各家院落以及周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

寒門狀元 by 天子

2019-5-18 20:19

  王鏊本來給沈溪定的,是讓沈溪跟著別人去進講,每次最少跟兩人,沈溪連個副手都不是,每次在旁跟著遞個講案就可以了。網
  如今弘治皇帝讓沈溪單獨講二十壹史,沈溪就有自主揮的權力,沈溪講什麽是不用報批的,只是講完之後留檔,連王鏊也不能幹涉沈溪的課業內容和進度。
  只要是二十壹史的內容,沈溪怎麽講都可以。
  沈溪準備將二十壹史當作通俗史來說。
  要知道二十壹史都是紀傳體,無法將歷史的變遷通過細節的方式表現,跟後來學歷史的編年體有很大區別,沈溪可以改變這壹點,他講,就是將北宋末年到南宋末年這段歷史用長鏡頭的方式,把壹個個獨立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並且有壹個“宋朝與金國交兵”這麽壹個主線在裏面,把所有的人情事都囊括其中。
  只要把歷史當成故事來講,其實歷史也可以很生動,只是這時代的人刻板教條,不明白這個道理。
  就算有人明白,也難以將歷史通過紀年的方式壹層層記錄下來,總結敘述。
  讓這時代的人去說歷史上的某個人物,某個皇帝的作為,他們能說得頭頭是道,可問他們兩件事之間相隔多少年,中途生了什麽事,他們很難查證,就算說出來也是錯漏百出。
  中國編年體的歷史,是通過幾代人的努力編撰出,光在歷史這壹門學科上,沈溪就比同時代人多了幾百年的優勢。
  沈溪對於太子朱厚照學史的進度不太了解,回頭還要跟以前講二十壹史的講官問詢進度,好做講案。
  其實沈溪可以提前備好講案,因為他準備將二十壹史從到,先通俗地講壹遍,讓太子知道這中間到底生了什麽事情,告訴他有多少個皇帝不是壽終正寢的,有多少個太子因為爭奪皇位與兄弟骨肉相殘,最後連皇帝都沒得做。
  當然,沈溪不能把意圖表現得太明顯,而是把這些事穿插到歷史中去講,這樣就算有人懷疑他講這些歷史的動機,他也大可以說,我只是按照歷史的展講二十壹史,可沒有要嚇唬和誤導太子之意。
  謝韻兒正在為回汀州作準備,這次回去,她除了要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外,還要給家裏人帶些京城的特產以及禮物。
  沈溪沒法陪她返鄉,只能想辦法多給她采辦壹些東西。
  京城之地繁華無比,能買到的商品太多,很多都是汀州偏遠之地見不到的。
  這天沈溪正在寫講案,謝丕又前來拜訪,與上次帶謝恒奴出來不同,這次他是單獨前來。
  謝丕此番也不是請沈溪去參加什麽文會,而是來跟沈溪討教關於“心學”的理論知識。
  “……學生聽過沈翰林的高見,回去之後輾轉反側研究多時,仍舊未能理解其中之深意,學生特地來求教,不知沈翰林可否賜教?”
  沈溪知道,謝丕來多半不單純是為了討教學問,而是尋找機會與他親近。
  本來壹個閣老家的公子,沒必要跟沈溪這麽壹個新晉翰林走得太近,但或許是謝丕真的佩服沈溪的才學,第壹次見面後就粘上了,上次來是借口詢問畫的真偽,這次幹脆以討教學問為由頭。
  沈溪道:“在下所說理論,與理學有所沖突,謝兄難道不怕學到以後,會於科舉之途有所妨礙?”
  謝丕笑道:“家嚴自,做學問要博學廣納,不能偏聽偏信壹家之言,學生正是覺得沈翰林的話有理,才來求教。”
  “對於未知的學問多加探討,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謝丕或許受到謝遷的影響,在思想上非常開明,能很快采納吸收新的知識和學問,這也跟他的出身有關。
  想他壹個閣老的公子,被寄予厚望,在做學問上不用瞻前顧後,反倒是寒門出身的士子,他們為了進學,壹定要迎合時代的潮流,不能推陳出新。
  所以要為心學立言,最好是從上層士子中打開突破口,只有這種思想為社會容納,才能令中下層的士子開始思考和接受。
  沈溪突然想明白這壹點,眼前豁然開朗,謝丕或者就是他為自己立言所需要的“代言人”,他不管有什麽新主張,其實可以讓謝丕來為自己廣為傳播,讓謝丕跟他身邊那些世家出身的上層士子探討心學內容,進而讓更多人知道正有這樣壹個理論在形成。
  只是謝丕這些人目前只是生員級別,尚無法引起社會的轟動效應,若是壹群翰林聚在壹起探討心學,或者連整個京師的儒學界也要重視。
  不試試,又怎知成與不成呢?
  沈溪道:“在下近日再讀朱子之作,偶有感懷,便整理出壹些淺見來,倒也願意與謝兄分享與探討。”
  沈溪沒有在謝丕面前居長,從年歲和未來前途上說,這位閣老的公子相當不凡,而且年歲也比他大,他需要謝丕來為他立言,那就要好好利用這塊目前還很“天真”的璞玉。
  若謝丕在社會上多打磨幾年,就會變得跟他老爹壹樣老奸巨猾,根本就不能指望他為自己做事了。
  謝丕果然沒有懷疑,能得到沈溪的賞識,他頗為高興。
  這種高興,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虛榮心。
  沈溪在年輕士子中擁有很高的聲望,別人對沈溪充滿羨慕嫉妒恨,但也不得不佩服沈溪年少有為。
  妳看看,我是謝閣老的兒子,我跟狀元郎走得如此近,妳們能行嗎?
  沈溪之前就整理了壹些心學方面的內容,再加上臨時記錄下來的,足夠謝丕拿回去消化壹段時間。
  這些內容,大多出自王守仁的,也有很多是後人總結出來的,配合沈溪自己理解,較原本的心學體系更為完備。
  “學生拿回去必定仔細研究。”
  謝丕得到沈溪所賜理論,喜出望外,其實作為壹個有誌的年輕人,他能感覺出沈溪理論的高深,這就好似沈溪第壹次拿出心學理論來考院試,就算是理學出身的劉丙,也驚嘆於文章之中所蘊藏的知識,而將沈溪錄取。
  社會的開明,更有利於沈溪立言。
  沈溪送走謝丕後,心裏在想,若謝遷知道他兒子被人這麽利用,會不會過來跟他犯急?
  不過,妳謝遷在朝堂行利用我幫妳做事,我私下裏利用妳兒子幫我立言,大家彼此彼此,當作扯平了。
  九月十九,沈溪第壹次給太子講二十壹史,這天沈溪把自己的講案拿好,與侍從官壹起到文華殿後廡,太子卻沒有到。
  或許是沈溪來得稍微早了些,太子晚上喜歡嬉鬧,通常早晨都起來得很晚。
  直到日上三竿,朱厚照才在劉瑾等人的陪同下到了文華殿,見到沈溪,朱厚照打個哈欠道:“又是妳?”
  壹屁股坐下,朱厚照有些不滿道,“上次妳跟本宮說,有促織能互相鬥,我問過人,促織就是晚上叫的蛐蛐,抓了兩只來,連碰都不碰壹下,妳根本就是胡說八道嘛!”
  沈溪笑了笑,很顯然朱厚照不懂得如何鬥蛐蛐,就算把兩只蛐蛐放在壹起,也要用草和小木棍去挑撥。他不由看了劉瑾壹眼,就算太子不懂,劉瑾能不懂?劉瑾以後所進獻的玩物喪誌的東西多不勝數,只是眼下弘治皇帝對太子的學業看得緊,劉瑾不敢教授而已。
  沈溪做出驚訝的表情,誇獎道:“臣所知,不過書本所得,看來不能盡信。太子去偽存真,令人佩服。”
  朱厚照擺擺手:“行了,我不想聽妳廢話。今天講什麽?”
  人不大,脾氣倒不小。
  此時的朱厚照翹著二郎腿坐著,沒有壹點太子的儀容風範,也就是皇帝只有這麽壹個兒子,對他溺愛至深,令他從小就缺乏皇族子弟應有的良好修養。
  沈溪翻開講案道:“臣今日所講,乃是隋唐的壹段典故。”
  朱厚照瞪了瞪眼,沒太聽懂,旁邊的劉瑾立即問道:“沈大人,您要說明白,到底是還是?教太子學問,可絲毫馬虎不得。”
  在大明朝,所說的是宋仁宗下詔,由歐陽修等人所編撰的。
  二十四史中,和的地位非常高,因為編撰的是魏征等人,而編撰的又不乏歐陽修、宋祁、範縝等名儒大家,這兩本書的文學造詣那是相當高。
  而且隋、唐兩代為中國歷史明巔峰的兩朝,曾開創四海來朝的盛世,因而為後世史學家所推崇。
  但沈溪所講,不是和裏面的內容,而是壹部經過他改編、具有編年性質的隋唐斷代史。
  沈溪沒有回答劉瑾,而直接開始他的講課內容,先從“楊堅代周立隋”開始說起,說的是周靜帝六歲當皇帝,楊堅為輔政大臣總攬朝政,結果到周靜帝八歲時,就被迫禪位給楊堅。
  楊堅即位後,找人將周靜帝害死,隋朝由此開啟。
  楊堅也算明君聖主,但子嗣爭奪皇位,楊廣繼位,為戰爭和修運河而令百姓疾苦,天下變亂四起,隋朝三世而終,又是小皇帝被迫禪位。
  幾位皇帝不得善終,這讓朱厚照聽了不禁神情壹緊。
  ************
  ps:第十三更送上!
  這壹章送與所有支持的書友!知道嗎,您親手創造了歷史,今天本書已經增加了515張月票,幾個站的打賞加起來過13o人打賞,同時在風雲榜上沖上了第十四位的好名次!
  嗚嗚嗚嗚,天子向妳們鞠躬致敬!謝謝!
  這章雖然出來了,但天子想看看我們的極限在何方,拜托大家繼續投票,因為現在每壹張月票都在創造歷史!
  拭目以待!8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