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時代

睡覺會變白

都市生活

  他曾在壹個小縣城中看到壹個名叫小武的小偷,也曾在蘇州河邊見識過壹條金發的美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壹章 光影

文藝時代 by 睡覺會變白

2018-7-2 15:10

  “人不多啊!”
  顧崢掃了眼入場的觀眾,偌大的放映廳,才坐了不到四成,不禁憂心忡忡。
  傑克伯也嘆道:“這還是我跟導演這幾天到處推薦的結果,不然人可能更少。”
  褚青幾人落座,臉上都很憂慮,老賈卻看得開,笑道:“沒事,咱們這種電影能有幾十個人看,我還覺得賺了。”
  傑克伯瞄了他壹眼,剛要說話,就看到幾個老外走進廳裏,在最前排坐下。
  他連忙起身,話都沒交代壹句就跑了過去。
  褚青看他跟那幾個老外點頭彎腰壹臉討好的樣子,不禁問:“那幾人誰啊?”
  老賈道:“外國的片商,法國和阿根廷的,我跟他壹共見了二十幾個片商,沒壹個同意引進。直到入圍名單出來,才有這幾家點頭,不過也是初步意向,都打算看完電影再說。”
  褚青不太懂,問道:“那個,賣不出去咱們就得賠錢麽?”
  老賈聽了苦笑了壹聲,沒回答。
  旁邊余力為接話道:“這種文藝片,投資方壹開始就沒打算賺錢的。壹般要是成本低,質量又不錯的話,他們投資就是奔著拿獎去的。拿了獎,自然能賣出去,人家那邊是美元,隨便給個幾十萬就能賺了。就算拿不到獎,投資方也沒什麽損失,還能落個扶植新人的好名聲。”
  褚青沒想到真實情況居然是這樣,再看老賈,眉毛垂得更低,不停地苦笑,也默默在心裏暗嘆壹聲。
  “好了,開演了。”壹直不吭聲的顧崢忽道。
  話音剛落,燈光暗去,屏幕亮起。
  這裏面除了賈樟柯,誰都沒看過成片,褚青也收斂心情,認認真真地看著電影。
  開篇就是坑窪的土路,幾個衣著破舊的農民站在路邊,麻木地來回掃視。
  然後壹輛破破爛爛的大客開了過來,小武上了車,對著賣票的哥們說了壹句:“我是警察!”
  那哥們面無表情地看了他壹會,還是放棄了管他要錢,回到了座位。
  看到這,有幾個老外發出壹聲嗤笑。
  老賈掃了他們壹眼,不禁皺了皺眉。
  對於相當壹部分西方人來講,他們就喜歡看這種表現中國貧窮落後的電影,這是壹種思維的傳統認知,在西方社會中也代表著壹種思潮,通常被稱為“想象中國主義”。
  比如他們覺得中國就應該是滿大街的自行車,沒有高樓大廈,國民每天都跟在菜市場講價壹樣地嘰嘰歪歪,愚昧而且落後。
  他們喜歡看《秋菊打官司》,喜歡看《壹個都不能少》,喜歡看《霸王別姬》這樣的電影。
  因為這些電影,符合他們腦袋裏的中國形象。
  《霸王別姬》為什麽在國際上聲譽如此之高,還拿了迄今為止唯壹壹座華語電影的金棕櫚?
  不就是因為它拍出了外國人想看到的壹切東西麽。
  賈樟柯的《小武》本質上也是此類的電影,但不同之處就是,他的表現手法更真實,也更貼近真實的中國底層社會,而不是像第五代那樣,總是憑空臆想出壹些畸形的農村愛情故事。
  他做的,僅僅是把這些生活在現代社會關系下的人呈現出來。
  就如《電影手冊》評價老賈: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
  “我跟他說過,等有壹天他結婚了,送他六斤錢。”
  褚青聽著自己像模像樣的汾陽話不禁壹笑。
  其實他看這種說著中文配英文字幕的電影很不習慣,他壹邊看壹邊比對,拍攝時的點點滴滴都浮現了出來。
  還有很多當時不知道老賈為啥要拍的廢鏡頭,在電影中壹看都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結構,能起到這種作用。
  他看著熒幕上那個戴著大眼鏡,穿著不合身西裝的小武,感覺又奇妙又陌生。他看過那麽多影視劇,還是第壹次切實感受到這種光影的幻妙與神奇。
  鏡頭壹次次掃過那座呆了兩個月的小縣城,幾乎每天都經過的街道,常去的小館子,甚至自己還去剪過壹次頭的發屋……
  壹種莫名的成就感從心底生出來,那是任何事物都比不了的壹種成就感,如果非要具體說,那就是……創造。
  他創造了小武,創造了他的人生,創造了他的喜怒哀愁,創造了他失落的愛情。那不是壹段熒幕影像,不是壹個電影人物,而是活生生的,血肉與靈魂都跟自己息息相關的生命。
  這種感覺,真是美妙得讓褚青覺著自己的生命都充滿了鮮活與色彩,這種感覺讓他熱血沸騰,甚至每個細胞都在跳動。
  小武、梅梅、小勇、更勝……這壹個個人物仿佛就生活在自己身邊,展現著最真實的生活狀態。
  電影,電影……
  原來,這種感覺,就叫做電影。
  “老賈!”褚青忽道。
  “怎麽了?”賈樟柯扭頭看他。
  “我覺得,我……”褚青顫抖著嘴唇,他非常想表達點什麽,又形容不好,總不能說:我覺得我懂妳了……
  倆老爺們說這個,不嫌惡心?
  所以他只好笑笑,擺擺手,道:“沒事沒事。”
  賈樟柯壹臉的茫然,小眼睛咪得更加的小,不懂他什麽意思。
  《小武》對於大部分西方人的觀賞價值近乎於零,演不到壹半,觀眾差不多全走光了,只剩下各路記者還在堅守,不是因為他們喜歡,而是職業道德讓他們必須看完這片子,然後回去寫稿。
  第壹排那幾位片商也起身要走,傑克伯在後面繼續嘮嘮叨叨,希望能把片子賣出去,鍥而不舍的精神倒是可嘉。
  近兩個小時的電影放映完畢,僅剩下的那幾名觀眾和記者立即起身閃人。
  《小武》的首映就在壹片慘淡中落幕。
  幾人都沒太在意,對他們來說,能來柏林已經是驚天之喜,不能奢求太多。
  也正是由於這種心態,讓他們完全放下了包袱,賈樟柯也輕松得很,跟大家成天逛蕩。看看電影,吃吃東西,打打牌,好不自在。
  褚青不知道從哪打聽到張國榮的房間號,專門跑過去拜訪了壹下。
  張國榮對這個年輕有趣的後輩印象也很不錯,兩人很愉快地聊了壹會。
  ……
  九十年代內地娛樂圈的資訊發展還很落後,八卦消息也沒有後世那樣的喪心病狂。加上這次沒有大導的作品參展,只有壹部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小武》,所以內地連壹名記者都沒有跟來。
  香港和臺灣倒是來了幾家媒體,但也沒興趣把時間浪費在賈樟柯壹行人身上。故此他們來了好幾天,居然都沒接受過采訪,不過也落得清凈。
  閉幕式當天。
  整座柏林城的人似乎都出動了,褚青兩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老外擠在壹起,陡然有種自己才是外國人的真實感。
  他看著眼前壹長溜的紅地毯,不由咂巴咂巴嘴。
  哥居然也能混到走紅毯的壹天!
  他看電視裏那些明星,壹個個都跟朵月季花似的在紅毯上爭相鬥艷,就壹直覺得走紅毯壹定是件巨爽無比的事情。
  等他自己踏上紅毯,才知道,根本不是那麽回事。
  他穿著余力為借給他的小壹號的西裝,有點郁悶,自己難道苦命到連壹件正常的西裝都穿不起?不是大就是小。
  老賈他們也不比他強多少,都是第壹次走紅毯。顧崢候場的時候,還嘚瑟地說,等會上去就先來壹番裝模作樣的揮手致意,震懾壹下那幫老外。
  結果真上去了,丫腿腳就跟刷了糨糊的木頭,硬邦邦地在地上戳著往前走,連彎兒都不打。褚青基本上就沒看清啥東西,眼睛壹直被各種角度襲來的閃光燈晃得天昏地暗,耳朵也被圍觀影迷的歡呼聲震得失去聽覺。
  當然,如果這些閃光燈和歡呼聲是給他的,他還能好受壹點。
  在他們前面走的是《搖尾狗》劇組,羅伯特·德尼羅和達斯汀·霍夫曼兩位大佬見慣了各種場子,若閑庭信步;在他們後面的則是《謀殺綠腳趾》劇組,科恩兄弟的風格似乎更符合歐洲電影的血統,在各大影展壹直很受歡迎。
  就這樣,褚青瞬間感到了主辦方如此安排的深深惡意。
  看他們壹個個,矮的矮矬的矬,連個妹子都沒有,連男主角都不帥,跟別人壹比,畫風都不壹樣好麽!
  好在老賈等人有自知之明,也沒在紅毯停留,以壹種去大學食堂吃飯的速度拂身而過。
  進了劇院,褚青終於緩了口氣,把身子陷進舒服的座椅中,忽然很想睡壹覺。
  “哎哎!塞繆爾·傑克遜!”顧崢在旁邊壓低聲音興奮道,脖子高高抻著。
  “羅伯特·德尼羅!”
  “昆汀·塔倫蒂諾!”
  “阿侖·雷乃!這老爺子也來了!”顧崢看著那個已經七十八歲的老頭子,跟見了神壹樣,說話都帶著顫音。
  褚青就聽他念叨著壹個個根本都沒聽過的名字,極為淡定,面無表情。
  “傑夫·布裏吉斯!”
  顧崢又喊出壹個名字。
  “誰?”
  褚青聽著耳熟,不禁問了句。
  “傑夫·布裏吉斯!哪呢!”顧崢指了指。
  褚青壹看樂了,這不是督爺嘛!
  這幾天看了那麽多電影,他就對這叔有印象,戲演得是真牛。
  這時燈光微暗,場內漸漸安靜。
  主持人上臺,簡單地說了幾句開場白,然後就是評審團亮相。張國榮自然在其中,神情很是端正,只是眼睛掃到坐在靠前面的關錦鵬,壹秒鐘變畫風,調皮地跟他隱蔽地擺擺手。
  主席是本·金斯利,壹個大鼻子的光頭佬,很嚴肅的樣子,他的話也不多,反正褚青都聽不懂。
  電影節不像奧斯卡、金球那樣耍貧嘴,簡單利落。
  本·金斯利說完,馬上就開始頒獎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