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權力

不信天上掉餡餅

都市生活

  江山萬裏,王者居之!   這是壹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註定要造就英雄豪傑的時代。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55章 曙光

絕對權力 by 不信天上掉餡餅

2018-8-28 18:25

  範鴻宇忙即謙遜了幾句。
  耿飛笑哈哈的,說道:“範書記,請繼續,請繼續。”
  “好,那我就繼續談談我的意見。成立銷售公司,只是第壹步。下面,捋壹捋咱們農場的產業結構。黃場長剛才介紹了,目前咱們農場的產業,就是三大塊。第壹塊,農業生產;第二塊,漁業捕撈;第三塊,小型加工廠。這三大塊的產業,有個共同點,就是技術落後,甚至可以說很原始。所以必須要改變。總體思路是改農業為工業。當然,不是重工業,是輕工業。搞重工業,我們沒那個基礎,沒技術力量,也沒有資金,只能因地制宜搞輕工業。”
  範鴻宇豎起壹根手指,不住晃動,說道。
  這是他的習慣性動作。
  “搞工業?”
  大夥簡直被範鴻宇層出不窮的“古怪念頭”搞得暈頭轉向。咱們不是農場麽?怎麽變工廠了?
  耿飛則饒有興趣。
  範鴻宇點點頭,說道:“對的,就是搞工業。以生產生豬和牛羊合成飼料為主。同誌們,我沒來農場之前,就對飼料產業進行過壹定的了解。這個東西,配方比較簡單,不復雜。主要原材料就是小麥、大麥、碎米、次粉、米糠,麩皮、植物油、魚粉、豆粕、花生粕、棉粕、菜粕、酵母粉、肉骨粉,還有壹些礦物質和維生素以及合成的化學添加劑。看看這些原材料,咱們農場的先天條件,可謂得天獨厚。除了小麥大麥,因為氣候和土壤的問題,咱們農場不適合大規模種植,其他原材料,我們都能生產。稻米,大豆,花生,棉花,油菜我們自己種,魚粉,也可以自己做。我們緊靠大湖,有魚。所以,飼料產業在今後將成為我們農場的龍頭產業。把飼料廠搞起來,產品打出去,占領市場之後,其他產業圍繞著這個產業運轉,基本上就全盤皆活了。”
  大夥面面相覷,眼神卻漸漸變得明亮起來。
  雖然誰都沒有搞過飼料,但聽起來,似乎就是這麽回事啊。農場生產的這些東西,人都能吃,給豬羊牛做飼料,肯定沒問題,原材料不怕沒辦法解決。
  “呵呵,我們農場有上萬職工,加上家屬,三萬人。大兵團啊……這都是我們的資源。思路不正確的時候,這三萬人是我們的負擔,每個月單是發工資,就愁白了頭發。壹旦思路對頭了,跟上了市場的要求和步伐,上萬職工,十萬畝良田,就能成為最寶貴的資源。”
  範鴻宇笑了笑,說道。
  “範書記,妳的意思是說,壹個飼料廠就能把咱們農場全部養活?”
  黃子軒沈吟著,問道,神情還是有點不敢置信。
  朝陽農場可有壹萬職工,兩萬家屬,壹個工廠全部養活,那這個工廠,該是多大的規模?黃子軒壹時半會,完全想象不出來。
  範鴻宇笑道:“壹個飼料廠當然不夠,還得有其他的產業。咱們壹塊壹塊的來分析,不急……”
  說著,看了看手表,八點多,不知不覺間,這個會議已經開了壹個小時。但那沒關系,只要能解決實際問題,會議開長點不要緊。
  “飼料廠的規模,該建多大,需要多少資金來啟動,我這裏也沒底。準備時間不夠充分,很多具體的數據我還沒來得及去計算。而且,還是那句話,這個方面,我不是專家,在座諸位也不是專家。要建飼料廠,怎麽建,依舊要請專家過來,好好的規劃壹下。專家我去請。但飼料廠建起來之後,前景是毋庸置疑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全國經濟將會越來越活躍,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會越來越高,對豬肉牛羊肉這些食品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要實現大規模的養殖,飼料必不可少。所以飼料的銷售,完全不用擔心。原材料我們也有。就差技術和資金了,這個總能想出辦法來的。飼料廠搞起來之後,我們農場的養殖業,可以率先搞起來。任何產品,生產加工的過程越復雜,壹般來說,附加價值也就越高。生產飼料,我們可以賺壹筆,養殖生豬,又能賺壹筆。碎米,豆子,花生這些農作物,可以生產豬飼料,豬糞又能做農業肥料,養魚也用得上,循環利用。人員方面,也比較好消化。壹舉數得。這是陸地上的,咱們接著來看看,水裏的產業,怎麽改變。”
  範鴻宇端起茶杯喝了壹口,不徐不疾地說道。
  不知不覺間,與會幹部壹個個挺直了身子,目不轉睛地望著主席位置上這個高大的年輕人。如果說,壹開始,大夥還只是出於禮貌和對壹把手應有的尊重,現在則完全被範鴻宇的談話吸引住了。
  連黃子軒也不例外,自然而然跟著範鴻宇的思路轉動。
  人家是有真材實料的,不是講大道理。
  “我們現在有兩個大隊在搞捕撈,四大隊七大隊,壹千多人。全都靠水吃水,這青山湖願意給我們壹點魚就給壹點,不願意給,我們也幹瞪眼沒辦法。靠天吃飯,這個不行。壹千多人,要撈多少魚才夠他們的工資?今後,自然捕撈的規模要縮小,魚類也要搞養殖。面對青山湖這麽大的水域,我們不養魚,只知道捕撈,實在太可惜了。有點暴殄天物啊。”
  範鴻宇笑著說道。
  壹位副場長忍不住說道:“範書記,青山湖太大了,怎麽養魚啊?我們每年都投放壹些魚苗,可是還沒等到長大,就被撈走了,輪到我們自己,剩下不到幾條小魚,壹點不劃算。這可不是水庫……”
  範鴻宇就笑了。
  嗯,氣氛終於開始起來了,這就很好。
  他需要的就是這麽壹種氛圍,開會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講空話套話。商量問題的會議,就應該將大夥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暢所欲言。這才能集眾人之智,想出好辦法來。
  單單他範鴻宇壹個人厲害,不頂用。
  他就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
  何況他的主要職務,是雲湖縣縣長,那邊的八十萬人口,需要他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籌劃,去建設,帶領大夥發家致富奔小康。朝陽農場這邊,日常工作必須依靠黃子軒和在座的這些幹部去推動。他主要是進行“技術指導”,給他們指出正確的方向,教會他們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模式。
  黃子軒的個人操守非常好,正直無私,清廉自持,在農場的威望很高,範鴻宇心裏很喜歡。這正是絕佳的助手。黃子軒脾氣不好,性子犟,但那不是主要問題。只要折服了他,讓他跟著自己的思路走,農場的大部分工作,自己基本就不用操心了。
  當然,這並非朝夕之功。
  任何壹個人,都不是說改變就能改變的。
  但範鴻宇有信心,尤其耿飛的態度,讓他的信心更加充足。有這樣壹位厚道,明事理,威望高的老同誌從旁襄助,亦是可遇不可求的。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青山湖不是水庫,咱們不能壹家獨霸。所以,大湖養魚和普通的池塘水庫養魚,有區別。我們要引進網箱養魚的方式。”
  “網箱養魚?這個怎麽弄?”
  大夥的興趣,越來越足了,壹個個露出了求解的神色。
  範鴻宇微微壹笑,說道:“理論上,網箱養魚的操作比較簡單。在水面上設置漂浮的水箱,作為載體。水箱下連著尼龍絲網,深入湖底淤泥,形成壹個密閉的空間。就在這個絲網裏面養魚,草魚,鰱魚,鳳尾魚這些經濟魚類,都可以養。還有其他經濟價值較高的水產品,也能養。養殖技術也不復雜。還是那句話,具體的技術操作,請專家過來指點。我們主要是提供後勤支持和資金支持。我們雲湖緊挨青山湖,自古就是魚米之鄉。今後壹段時間,壹定要成為水產養殖的大基地。這不但是我們朝陽農場的出路之壹,也要發展成為雲湖縣全縣的支柱產業之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老祖宗的話,總是很有道理的。”
  不知不覺間,範書記變成了範縣長。
  但大家誰也沒覺得不對。
  身為縣長,全盤考慮問題,乃是理所當然。
  “這個網箱養魚,聽上去好像真的不復雜……就是,養出來的魚,和湖裏撈到的魚,是壹樣嗎?”
  壹位副場長問道,有點迷惘。
  範鴻宇笑道:“當然會有壹些區別,野生魚的味道更好,這是肯定的。不過我們是集團化成規模的生產,主要是以量取勝,價格方面,相對便宜壹些,只要有壹定的利潤空間就可以了。這樣壹來,青山湖也能喘口氣,休養生息。不然,青山湖的漁業資源,遲早會消耗殆盡的。到那個時候,問題就嚴重了。湖區幾百萬人的生活都要受到嚴重影響。我們要盡量做到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共存共榮。”
  這番話,甚至已經超出了縣長的身份,站在更高的全局角度來看問題了。
  這省長身邊出來的人,眼界果然與眾不同啊。
  與會幹部們,壹個個神情振奮起來。
  盡管範鴻宇談的還只是壹個計劃,壹個藍圖,但聽起來,真的很實在啊,只要努力,就能實現得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